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贼> 第五百六十二章 南下名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六十二章 南下名单(1 / 1)

【本书首发网站,百度直接搜索关键词 本站】

别阔儿得知明朝皇帝不但对自己封官封爵,还赏赐了可汗封号,又像模像样的铸了金册,隆而重之的当朝颁下,实在是兴奋到了骨子里,就算别阔儿再勇再过人,毕竟是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他的前二十年未曾踏出过草原一步,在他的眼睛里,世界上最繁华富庶的地方一定是有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牛羊,高高隆起连绵到天边的蒙古包,

可是直到來了大明京师之后,才猛然惊醒,世界原來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与想象不同,大明京师中人流如织,繁华至极,正如达木老人曾不止一次的用汉话所形容的,接踵摩肩,挥汗如雨,

在此之前,别阔儿实在难以想象这等场景,可等这场景真实的出现在眼前时,竟又被震的一句话都说不出來,一种前所未有的念头在心头腾起,汉人富庶强大,远非蒙古人可比,而其人口众多,只怕一个京师的丁口就要比整个蒙古部落联盟的丁口都要多吧,

别阔儿终于为自己此前狂妄无知的自大而感到汗颜,直到遇见李信之前,他脑子里所想的都是如何恢复蒙古帝国昔日的荣光,如何成就成吉思汗那般的霸业,可见了世面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大幕老人口中的井底之蛙,以往所想不过是一场春秋大梦而已,眼前恢宏的建筑,一眼望不到尽头房屋,高冲入云的城墙都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汉人有着无可匹敌的财富与力量,

所以,等到大明天子朱由检亲自将金册交与其手的时候,别阔儿激动的难以自制,竟涕泪横流起來,匍跪于地,声泪俱下的谢大明皇帝恩德,并口口声声保证,此生都为大明臣属,永不背弃,如有违背誓言之举,便叫死无葬身之地,

别阔儿这一番动情的演绎让朱由检十分满,终于在朝臣面前一扫以往连连败北的恶气,只有此时,他才觉得有了那么一丁点天朝上国的模样,毕竟能让番邦化外的首领匍跪在自己的脚下,这等景况可是自登基以來几乎绝迹的事情,

“好了,起來吧,朕听说你也参加了对东虏一战,”

别阔儿听闻大明皇帝陛下亲自询问,本來已经作势起身,却又结结实实的跪在了地上回答道:“臣随着大将军在锦州有些微末之功,不值一提,”

这一番汉话说的不伦不类,却是他搜肠刮肚想起的达木老人所言汉人谦逊虚伪之说辞,不过即便如此,落在一干朝臣与朱由检的耳朵里,竟然对其更加刮目相看,

这些鞑子们向來狂妄的紧,有几分颜色便敢开染坊,李信手下的这些将军们所立之功那一个都部下,更何况别阔儿手下还有一支精锐骑兵,若说他只立了些微末之功,鬼才相信,那么答案只有一种,那就是他在谦虚,

真想不到一个鞑子竟然也知礼数,朱由检不由得对这位年轻的蒙古部落首领好感大增,

别阔儿激动之下甚至表示,愿意长留北京,侍奉于大明皇帝陛下驾前,这一番表态更让朱由检满意,但是他却明白,眼下如此厚赏别阔儿可不是为了留一个奴才在京师,他还要靠这位年轻的蒙古部落首领回到漠南草原上,整合蒙古各部,共同打击满清东虏,以求将满清兵锋遏制在山海关以北,使其难以入寇,与中原流贼遥相呼应,屡屡掣肘,

献俘仪式自不必说,李信已经经历过一次,早就有了经验,他所记挂的是,内阁究竟是如何一定的关于他南下之事宜,如果提出了什么非份的刁难之举,又如何是好,而且大明天子朱由检的态度也很暧昧,摆明了就是内阁同意他便和孙水推舟,内阁若反对,他也不便强出头,

就实际而言,这等事由朱由检这个大明皇帝主动出头的确有些怪,至少李信是如此觉得,因为他的心底里有着一丝不为人知的东西,也因此才更加的患得患失起來,

对三卫军的封赏之后,李信为了避嫌,将大部分的军将都打法回了军营,只留下牛蛋等几个心腹为其使唤,烦闷之余,李信便又起了走街串巷的心思,但随之而來的,此前那种被跟踪的感觉又回來了,可是等他试图将那跟踪之人挖掘出來时,却又看不到半个鬼影子,害的李信直以为自己是起了幻觉,

但终究是保险起见,李信交代牛蛋多派人手暗中排查站住之地的可疑人物,只是折腾了半日之后,一向办事认真的牛蛋的却空手而回,竟然沒有查到一丝一毫的异常之症状,

至此,李信又从将信将疑而放下了心來,或许自己的确是疑神疑鬼过甚了,自己何德何能值得人如此好费功夫,

最近,刘宇亮也不甚來了,这倒让李信耳朵为之一静,他知道,刘宇亮之所以与之疏远,亦是为了避嫌,毕竟身份枢臣多与边将结交,这在哪朝哪代都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以及大臣们攻讦,这原本就在情理之中,因为皇帝对刘宇亮的封赏之意也在紧随三卫军之后颁布了下來,

或许这次东虏入寇最大的赢家便是刘宇亮,锦州一战的定策之功在李信的半推半就,以及皇帝大力欣赏支持之下,切切实实的落在了刘宇亮的头上,

甚至有些大臣已经建言可为刘宇亮进国公之爵位,甚至让刘宇亮重新入主内阁的呼声也十分之高,尽管,皇帝此前曾下旨,朝周延儒入京,但随着事态的发展,朝臣们又都觉得迷惑了,以为在皇帝封赏中,以及各种表彰里,他们的确清清楚楚的感受到了皇帝重新拾回了对刘宇亮的信任与看重,

由此,刘宇亮从一个已经被边缘化的阁臣身份,在经历沸沸扬扬的赏功之后,竟一跃而升为京师官场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到了这般境况,刘宇亮已经不比刚刚返回北京城的时候,彼时还是个根本就沒人注意的靠边站阁臣,如今则大大不同,他又成了备受瞩目的焦点,甚至一举一动都会被有心之人记录下來,无限放大……

所以他最好的选择自然是与身为边将的李信保持距离,以避开朝中反对者的攻讦,

李信心中暗叹,刘宇亮这一注算是押对了宝,输便有可能输掉性命,赢则赢个盆满钵满,对,一定便是如此,李信在心里已经为这刘宇亮的行为做了注释,他以前的种种行为或许便都是在这种投机心里下驱使而为的,因为只有如此,才和以往无所不用其极的刘宇亮在形象上重新接轨,

但很快刘宇亮的举动便又让李信疑惑了,当天夜里刘宇亮竟然着家仆以三卫军中密信的方式送來书信一封,其中内容则使李信大吃一惊,这等事如果大白于天下只怕会惊起轩然大波,

很明显,京师之中知道此事的人不过寥寥,但有一点李信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大明天子朱由检肯定不知道这则消息,否则朱由检肯定会被气的吐血而亡,

刘宇亮在信中交代指出,这一切亦不过是风言风语,在沒有切实证据之前,切不可鲁莽行事,当然,未雨绸缪是必有之举,以求应对一切之突然变化,

李信惊骇之下当即写就密信一封,令牛蛋派专人连夜送往山西太原,于此同时,又定下了一份随军南下的名单,三卫军的几大营官除了牛蛋这个资历浅的之外竟然绝大读书都不在其列,只有顾十四等人才上了名单,至于陆九,以及程铭九、张石头等人则全被留在了三卫军中,

陆九身为长久以來一直紧随李信左右的柱石般人物,自然想不通李信因何将他排除在了名单之外,并在得知了名单内容之后,进城找李信理论,

李信却语重心长的道:“你是为兄心腹,当然要留下來替为兄看着三卫军,你们三个人留下來,为兄才放心哪,”

陆九这才恍然,十三哥使自己留下來竟是另有重任,

“谁还敢抢了咱三卫军过去,”即便如此,他还是不相信,三卫军还能落到别人中,

“为兄即将南下,与新乐郡主的婚事也迫在眉睫,眼下在朝中各位大臣的眼中,三卫军已经成了一块无主的肥肉,眼红盯着他的人多着呢,”

陆九恨声道:“谁敢不自量力,便叫他尝尝咱们兄弟的手段,”他的表情很是狰狞,这种表情李信已经很久沒见到过了,上一次还是他们同为太行山马贼的时候才有过,很显然,陆九动了杀心,李信马上就明白了陆九误会了自己的意思,

“千万不要做蠢事,为兄是让你看着三卫军,不是将自己也陷进去,记住,凡事未必只有打打杀杀才是解决之道,遇事多与程铭九和张石头商量,这两个都是可信之人,”

陆九闷声应诺,意兴索然,表示留在城中憋闷,要回军营去,

“慢着,米琰的伤势如何了,”

提起米琰,陆九竟露出了心有余悸的眼神,

“这小子算是捡了条命,多亏了海森堡,虽然伤的不轻,但总算是在慢慢恢复,”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