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命令战机出动,一边联络海军准备打捞,中校的部署简直堪称周详。
然而很可惜,这时候的北方天空中,白色二十号su-27m2的行动却并不会如他所愿。
驾机高速俯冲脱离,从一大片“泥盆鬼”的包围中脱身,刚刚取得了至少四个战果的“白色死神”,此时正开启加力,在加速向北方大陆飞行。
打完一场酣畅淋漓的激战,消灭了好几架f-4ej,返航途中的龙云情绪十分高涨。
然而高涨之余,他也必须面对一件事,那就是座机的存油状况。
su-27m2,机体尺寸相比原型su-27s有所缩减的大改款,基本上所有飞行性能都比标准型su-27有很大程度提高,然而有一个参数却几乎没变,那就是加满机内油箱后的作战半径和最远航程。
和机内油箱容量约在九千四百公斤的su-27s相比,虽然设计上也借鉴了m型机的一些扩容手段,然而机体尺寸的缩减,必然影响内油箱的设计尺寸,su-27m2的最终内油容量在一万公斤左右,这个数字比s型有所增加,却明显不如容量一万一千五百公斤的su-27m,加上两台更加耗油的al-31f-m2引擎,航程上自然难以有更出色的表现。
当然,即使航程没有增加,su-27m2的三千七百公里内油航程也一样去兜住“镰刀”,现在却眼见要落空,他声嘶力竭的连连催促,一头急汗的技术军官也只能频频应声。
从出击到现在,“镰刀”究竟还有多少油料?
一架战机,而且还是敌人一方的战机,要说出它现在还有多少存油,这事本来是很无稽的。
大规模战争中,对敌我双方航空器的航程、作战能力分析,其中当然也包括内油航程、当前存油的估计,在这方面,作战经验丰富、技术力量也很强大的usaf十分擅长,不过在战役层面估计是一回事,在战术上却没人会理这个茬。
说白了,一架战机在航行、接战过程中,飞行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加上敌方战机的技术参数只能通过情报部门去窥探,不能保证数据一定准确,这种事情往往只能给出一个粗略估计,真到了战场上可没人能说得出,空情显示屏上某一架俄国飞机还有多少存油、现在还能飞出多远去的。
情况如此,然而针对“镰刀”,怎么提防也一点都不为过。
远东战争打响之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下辖的驻日美军指挥中心里,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军事技术小组,持续关注、分析维克托*雷泽诺夫的动向;现在史密斯一旦问起,假设“死神”的座机是“侧卫”c――也就是俄国编号su-27m,再根据记录的作战经过,技术分析人员很快报告称,粗略估计,“镰刀”座机现在应该还有接近四吨存油。
“四、四吨?!
什么玩意,俄国佬飞的是加油机吗!”
按照“侧卫”c的内油容量,情报系统给出的数字是“一万一千五百”,不得不说他们的确偷到了正确的数据,现在却把中校吓了一跳:
“可恶,怎么会这样的,别让他跑了!――该死的,命令各部全速追击,一定要追上那家伙把他打下来!”
“呃,中校先生……现在这样做很危险,俄国人的‘捕狐犬’――”
“――是吗!这都是什么狗屁倒灶的,该死……”(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