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过了半个月,这天早晨母亲带着贺良来到市中心的百货大楼。他们可不是来买东西的,而是来这附近的银行存钱。
郝云手里已经攒了八千多块钱,在83年的东北内陆城市,这着实是一笔巨款了。家里原先的存款,最多时也没有超过二百块钱,八千块钱是多大的一笔钱啊!
她谁都没有告诉,就算是亲戚也没透露半分。当然了,贺良的家和亲戚的走动并不频繁,根本就没说的机会。
这么多钱在家里放着,实在不放心,也是没有地方可藏,只好拿到市里的银行存起来。
郝云还特地想着新开一个存折,特意来了街里最繁华的地段存钱,就是以为这边会人多一些,自己不那么显眼,哪想到银行门口根本就没几个人!
母子等到九点多钟银行开门,郝云拉着贺良的小手,第一个走了进去。
来到柜台,郝云把八千多块钱从布包里取出,一共九沓,往里递了过去,道:“同志,我存钱。”
柜台里的女人二十多岁,看着眼前的这很大一堆零钞愣了一下,她接过之后看了一眼柜台外面的人,说道:“填下存单。”
郝云答应着,接过柜员递过来的存单,慢慢的填写上信息。填写完之后,把户口本一起递了过去。
女柜员点了零钞,分分角角的,钢镚、纸币都有,基本上很少能见到十元的大票,百元票更是没有。
费了好一番功夫,点完之后,女柜员审核了下存单,然后填了一些银行信息。
“砰砰”几声盖戳的声音传来,不一会,一本深红色的存折被放在了柜台上。
女柜员又抬头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柜台外站着的女子。
郝云拿着存折,打开看了一下,仔细数了几遍8后面的0,这才放心。
年轻的女柜员这时说道:“同志,你买国务券吗?现在便宜了。我们”
郝云听到柜员的话,连忙摆了摆手,摇头道:“不买不买,我家买了已经,啥时候能兑钱都不知道呢!”
女柜员哦了一声,半站起来的腰身又坐了回去,沮丧的低下头假装做其他事了。
这年月在奎城,这样的三线内陆城市,遇到个万元户不容易,行里的主任反复告诫过要抓住客户,销售国债。因此女柜员才要问一下试试看。
幸好现在的银行职员还没有实行责任制,卖不出去国债也扣不了工资,所以也就没有纠缠客户的作风。
贺良伸着小腿,在地上左摇右摆,百无聊赖的等着。母亲终于把存折藏好了,这才领着他走到外面继续坐车。
由于每天拿着渔具,腥味太大,坐公交车很不方便。母子两人在江边附近的民宅,租了一处小仓房,把渔具和锅碗瓢盆都放在了这边。
下车之后,先去了仓房取了渔具等物事,走到江边道口的时候,立刻被饭店老板们围住了。
“大妹子,来了,就等你们母子了,哈哈...”一个黄脸膛的高个男子迎了上来,这是一家饭店的老板。
“这是我家老爷子配的羊蝎子作料,这是羊骨。给大妹子,给你大儿子尝尝鲜!”他捧出两个袋子一大一小,递了过来,然后又伸出手来摸了一下贺良的脸蛋。
“妹妹,你家小孩真好啊,还能钓鱼!我要是有这样的儿子就好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上前恭维道,这也是一家饭店老板。至于渔老板们,根本就上不了近前。
贺良扛着鱼竿,拎着鱼篓,乐呵呵的看着这帮人。这些天来母子两人卖鱼的举动自然被人宣传出去了,现在购鱼的主力大部分都是这帮饭店老板们和鱼贩子。
当然,他们也不只是收母子两人的鱼,其他什么人的鱼都收。
郝云笑了笑,对着黄脸汉子道了谢,接过作料和羊骨,挑着丝袋子绕过了众人,领着贺良就去了南边。
“唉?黄大个,你说这小孩多大了?怎么这么会钓鱼?我咋不信?”中年女人看着母子远去了,向着旁边的黄脸男人问道。
黄脸男子并不姓黄,只是他脸黄,所以在这圈里混了这么个名号。
黄大个把头一摇,憨厚的说道:“你问我,我问谁去,有鱼买就行了呗。”
中年女人嗤笑了一声,斜了一眼黄脸汉子,笑道:“你就装吧,你那眨巴的小眼睛,早就出卖了你地心!”
可不是吗,黄脸汉子还就长了一双精明的小眼睛。
黄大个一抹脸,恨道:“就这双眼睛害我,你这个大肥腚也精明得很!”
中年女人白了一眼黄脸汉子,扭着腰走了。
黄大个嘿嘿笑了笑,左右扫了一眼,叹了口气。这母子刚来,他们只有等着了。
“邪性!这鱼咋就跟他亲呢!”他嘀咕了一句,盯着母子远去的方向。虽然现在树木草丛挡住了视线,但仿佛仍能看到那小孩一次次钓鱼的情景。
贺良把鱼竿支在岸边,把鱼护放在水中。看看北面无人,他这才不急不慢的开始寻鱼。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