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又接着以范阳府治政之纲,展开了讨论,刘峰知道若是要让冯道真心折服,必须要拿出些真东西,才能让这种老油条,真心为之效力。
所以也是火力全开,后世的各种治政的理论,“文明主轴”、“治政尺度”、“民心向背”、“天下分合”,“传媒治政”,“公民志本”、“分合拐点”,“治政结构”、“治政功能”,等等。
也提出了先重安宁,再重经济,再社会,后政治的大体的治政方略。
一套理论组合拳彻底的将冯道打懵,让冯道这个不以鬼神论者,也有些相信刘峰乃天人授之的说法了,因为刘峰所言有些太过惊天骇俗,许多说法是完全悖逆当世之理论的。
直到天色暗了下来,已掌灯了,二人的谈兴却也丝毫不减,刘峰也从冯道这里取到了经,冯道却也不愧是四朝老臣,伺候过七八个皇帝的人,目光之老辣,对事情分析之准确,对民政治政的看法,更是深入底层的。
刘峰有种捞到宝贝的感觉,冯道却有一种汗颜的感觉,自己三入中书,围观数十年,要年长刘峰数倍,却要聆听刘峰的很多观点,甚至是要请教刘峰的一下说法,这如何不教他难堪。
而最让冯道心安的是,刘峰言语中丝毫不把他曾历任数朝的经历,当成一种背叛,却变相的很是看重冯道的这份经历,这也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
刘峰与冯道在王母山上畅谈了两日,便收拾妥当后,继续向禹城进发,王母山上的积雪愈发的厚了,刘峰一行人却也增加了许多,不过这些文弱士子,到成为了行军途中的累赘。
跌跌撞撞的在山林间行走,到是给这些士子别样的锻炼,而冯道这个文弱的老大人,却是硬朗的很,丝毫不掉队,紧紧的跟随在队伍中。
当踏入邢州境内时,刘峰才彻底的松了一口气,毕竟寒冬腊月行军在深山中,还带领着十数文弱士子,那种滋味却是不是太好受。
而邢州至禹城的邸道早已修缮完毕,却也让同来的士子,彻底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大路,什么是真正的邸道,便如传说中的始皇修建的驰道那般,宽广、平坦、笔直、硬实。
这也叫冯道与同来的士子,认识道范阳府是真的有别与北地诸府的,甚至是与整个大周都有所不同的。
刘峰从龙城如此快速的返回,却教范阳府众人有些始料未及,当刘峰抵达禹城时,却也见到了众人百态,有关切的眼神,却也有不解的眼神。
而邓俊良坦然的目光,却也让刘峰心中一安,他离开禹城最为不放心的便是邓俊良有什么动作,但刘峰担心无疑是多余的,邓俊良却一如始终的好生治理着范阳府。
邓俊良的举动,让刘峰有些汗颜,不过刘峰深知防人之心不可无,虽不会将自己防范的心思表现出来,但心底还是会有一道防线的,毕竟那黄袍加身的典故,也提醒着他自己,身边的这些重臣,不是那般简单的。
不过有一点刘峰却是深意为然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对邓俊良、曾誉等人,在委任上却是丝毫不打折扣的,却也不在职权上防范丝毫。他明白,只有自己实力强,这些人才不会有何反叛的心思,若是仅靠防范,是远远无法让所有人归心的。
城下,出城迎接刘峰的人群中,一张红扑扑的笑脸,身着戎族装束,举手投足间,却也风情十足,刘峰走上前,大大方方的牵着乌兰的手,向城中走去。
虽然乌兰多与刘峰有过亲近,但这却是刘峰第一次在公众场合上,与她如此亲密,自刘峰去龙城一月间,乌兰明显的瘦弱了许多,不过也坚强了许多,不再那般少不更事的模样。
而在刘府中,刘母白娜仁却也是请名师,教导乌兰,虽然乌兰身着戎族装束,但却也没了那种蛮族少女的气息。
粉嘟嘟的小脸上,虽然带着渐渐的羞涩之意,但紧握刘峰的手,却让她感觉到一阵阵的甜蜜。
“母亲大人!”刘峰见到母亲白娜仁也出城来,赶紧携乌兰走上前去,拜道,
“回来便好!回来便好!”白娜仁虽然弯的弓,耍的刀,却也是不善言辞,将儿子扶起后,也不知如何言语,只是满眼微笑的看着刘峰。
到是刘峰心中感慨万千,自己一去龙城,却是将范阳府诸事压在了母亲的身上,也叫乌兰多挂念,幸好此行收获颇丰,又将冯道拐带了回来,若非如此,叫母亲与佳人,遭此罪过,如何能心安。
但此行所举,也让范阳府短期间稳若磐石,有郭威的允诺,有青州刘经武的策应,有军甲的供养,范阳府还是会有个数年的稳定。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