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朕真不是穿越者> 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32章 帝札不名多署字——唐顺之(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32章 帝札不名多署字——唐顺之(六)(1 / 2)

曹家,是开国名将曹彬之后。

而曹彬,则是北宋开国的第一功臣。

虽然他的名字,比起微星霍去病来说,或许没有那么多光芒。

但他在赵匡胤的麾下,先后平灭后蜀、征伐北汉、砥定江南,可以说一半的宋朝江山是他打出来的。

而且他还辅佐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在朝廷当中留下了极深的政治遗泽。

由此,他的儿子们在他去世之后,很快的就登上了历史舞台。

虽然才华参差不齐,但最终还是出了些能拿得出手的人物。

比如说,曹彬的第四个儿子曹玮,就曾经在面对吐蕃人的时候,打出了赫赫声威的三都谷之战。

而此时,他的官职是昭武军节度使、知天雄军。

此处的节度使,并不是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之时的一方军阀,而只是宋朝的一种寄禄官阶。

只是这种官阶,已经达到了武官训练的最高等级。

虽然也有一些人,如同唐朝制度那样,一人身兼两镇皆节度使,但这种官职在宋朝已经是位极人臣了。

这也能够说明,曹家在如今这个北宋所拥有的地位。

除此之外,曹彬的另外几个儿子也都身居高位。

比如已经去世的长子曹璨,官至殿前都指挥使、河阳节度使、同平章事。

这一串官职,按照唐朝的标准,几乎就是出将入相的顶级人才。

至于其他几个儿子,基本上都能达到六品以上的武官官职。

宋朝不比明清,六品已经是典型的中层官吏。

需知道,清朝的七品县令在北宋大多都是九品。

宋朝的武官序列,对千年之后的人们来说,就显得更加不友好。

能够指挥五百人的营指挥使,基本官官阶有可能还不入流,也就是连个九品都不是。

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讲,虽然同样是指挥一个营的编制,其本官官阶,则有可能达到八品的右班殿直,甚至是从七品的诸司副使。

要知道,文官序列当中的六七品官员,有很多已经有资格出任宰相——按照宋朝制度,左、右正言以上的就可以挂衔参知政事。

而右正言,正是一个七品官职而已。

因此一个营长在品级上所对应的文官序列,险些包括了从村支书到国务院总理的所有级别。

至于为什么营长的待遇有如此之大的差距,一般是因为他们资历、出身、家族背景等等因素有着加大的不同。

像曹家这样的将门世家,很多儿郎在踏入官场之后就得到了美差。

所以这是旁人羡慕不来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例外。

比如说曹彬的第五子曹玘,就不知道如何稀里糊涂的弄了个文官去做。

此时,白永安正是在这位尚书虞部员外郎的的府上拜访。

只是让人略感不满的是,来接待白永安的,竟然是恰恰过来串门的曹琮。

曹琮是曹彬的第七个儿子。

而且还是当今枢密使曹利用的亲家。

他在如今的朝堂之上,也是颇有位置的人物。

但也正因为如此,她对白永安和太后一党的矛盾心知肚。

因此在看到白永安之后,他的态度难免有失恭敬。

何况,如今的白永安不过是翰林天文院里一个小小的杂官而已。

不过,白永安还是顶着对方的歧视,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此前的目的。

“官家设立的中立学堂,如今已经开始运营。因着教化不易的缘故,所以学堂有了很多产业,只是这些产业,虽然有很多推陈出新之处,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就想着来找员外合作一下……”

“这是官家的意思,还是你们的意思?”

曹琮没有正眼去看白永安,只是一边摆弄着茶碗盖,一边冷冷的问了这么一句话。

白永安努力耐着性子,低声回答道:“是我们和官家商量出来的。”

曹琮庇护的一声笑了出来。

“你们和官家商?切,几个天文院的杂官而已,还真把自己当成宰相了。”

这话直接把白永安惹怒了。

“我等虽然是杂官,比不得衙内您这等好出身。但我们凭的是真本事,不像有些人……”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