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刘备> 第十八章 立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立志(1 / 1)

经过十天的赶路,我终于赶到了广宗城,但城上“卢”字大旗已经换了,换成了一个“董”字,是董卓,想不到我还是来晚了,我进城先见了高顺,他告诉我,原来就在他回来后两天,朝廷以贻误军机为由,将卢植贬为庶人,而且还召回京城待命,由并州刺史董卓代其令兵(按三国志里,董卓先为并州刺史,带卢植讨伐黄巾无功被免职,后凉州韩遂造反,他奉命讨伐韩遂,有功拜为并州牧,但董卓不愿放弃兵权,所以违诏停兵凉州,正好十常侍乱起,何进才召他进京,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在并州那么久却没有先见到吕布),卢植现在正在城冲一处民居内,准备这两天就启程回京。

我听完后让高顺先带关羽张飞他们去找卢植,而自己只带着典韦赶到董卓所在的太守府,因为我是卢植假命的官员,必须要将印绶归还,不然他要是高我盗取官印,那我是有口难辩啊。

进了太守府,不一会就看见一个有着肥大身躯的人带着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走了进来,他现在是官,我连忙行礼,“刘备见过大人,刘备本来奉卢大人之命前往颍川,现在特回来复命。”

他哼了一声,“我听说你是卢大人假命的佐军司马,但你并为有功,而且朝廷公文也没有,所以现在交出你的印绶,然后走吧。”他说的还真不客气,他本来是想自己过来拿的,但看见我身后的典韦对他怒目而视,不敢过来,就对他身边的那个将领说到:“华雄,你把他的印绶拿过来。”那将领恭声应命过来取我的印绶,我二话没说,从怀里取出来就给他,然后掉头就和典韦走了,也不理他的脸色有多么难看。

出了太守府,我立刻赶到卢植住的地方,一进门就见卢植正和关羽他们几个聊天,脸上没有一点因被免官而不平的气象,而是和以往一样谈笑风生,真是佩服他。

我连忙走过去,向他拜倒行礼:“见过老师。”

“玄德来了,呵呵,快起来吧。”他仔细的看了看我,然后要关羽他们继续留在院子里,而带着我进了书房。

进了书房,等我们都在位置上坐好,他叹了一口气才开始说道:“哎,本以为现在国难当头,圣上不会听信宵小,却还是把我给撤了,董卓虽是长年领兵之人,但恐怕不是冀州黄巾的对手,不过圣上也是宽宏了,没有治我的罪,只是要我回京反省。”

我劝道:“老师不必忧虑,皇甫大人和朱大人都已经准备向圣上进言,保老师无罪。”

“呵呵,老夫今生名利都已经有了,纵使有事也无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大汉的江山,玄德,以前我就观你与众不同,他日定是非常人,好在你生性忠孝仁厚,不然日后定是为祸天下之人,本来这次想让你立功,好有机会立于朝堂,参与国政,但现在恐怕是无此机会了。”

“老师,这也许是刘备的命,说不定是上天要考验磨练刘备,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你能这么想就好,这次回去后,恐怕为师就再也没有机会领兵了。”说完又感慨起来,对与一个毕生与军队一起的人来说,刀枪进库,马放南山恐怕是他们最怕的事了。

接着他又问我道:“以后你准备去那。”我把我跟曹操的话告诉他。

“也好,你虽是宗室,但年已久远,可以说是出身贫寒,想要建功对付异族是个好办法,要是我还在位还有办法帮你,但现在只有靠你自己了。”

我看了他对我关切的眼神,一咬牙,对他说道:“老师,今日黄巾贼乱已是动摇国本,现在虽已不成气候,但宦官之祸却比以往更甚,以我看,黄巾之乱只是开始,数年之后,必当天下大乱,老师既然知道圣上无法劝戒,何不归隐山林,享受子孙之福呢?”

本以为他会很生气,说我乱言,那知他却道:“为师也看出来了,只是,我身为汉臣,且受先帝之恩,自当以死以扶汉室,若天下安定我自然会归隐山林,但现在正值国难,我身为人臣岂能退缩。”

我漠然,汉家天下,不,刘氏天下真的那么重要吗?我又开始了动摇。

突然卢植对我严肃的说道:“玄德,你我均是汉臣,为师今日别无所求,只想你发誓,发誓日后不论怎样都要辅佐汉室,切不可让人危害刘氏天下,让你我师徒将这汉室的江山延续下去,如此就是我死也瞑目了,你能答应我吗?”

见他激动的看着我,我心里叹了下,然后道:“老师放心,刘备自今而后,毕生当以辅助汉室为目标,结心尽力,决不让任何人危急我大汉的江山。”我发了自桃园之后的第二个誓言,桃园结义之时我们兄弟也曾说过要匡扶社稷,辅助汉室,看来我的一生已经与汉室,与刘氏绑在一起了,那么我就用我所知道的一切来完成这两个誓言,我终于下定决心以后该走怎样的路了,埋在心底与这个年代的天下英雄争风的豪情壮志终于被激发了,但我不想当什么昭烈皇帝,因为我心里的军人意志让我认为国家重与个人,我想像所有的将军一样,带兵十万,扬国威与异邦,像曹操一样,死后墓上所题《汉忠臣刘备之墓》,这样也不枉我白来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年代。

卢植见我说的诚恳,而且意志坚决,放心的纡了一口气,“那好,明日,你就启程前往辽东,而为师则前往京城,且在京城里为你张目,等候你的佳音。”

见我终于答应了他,卢植非常高兴,叫人把关羽张飞简雍典韦都叫进来和我们一起喝酒,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一定会认定我能完成振兴汉室的大业,但他却似乎很坚定,没有丝毫犹豫和怀疑,我不明白他那来的信心。

那一夜卢植很高兴,喝的很多,以至第二天我来想他辞行的时候都还没有醒,我吩咐他的家人不要吵醒他,只是在门外拜了一拜就和关羽他们上马出城,直奔辽东,在离开广宗城门近百步的时候,突然有一人骑马追了上来,“玄德留步。”是高顺,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只见他一靠近我便翻身下马拜到:“听闻玄德要去辽东,高顺愿追随左右,为君马前卒,还望君不弃。”

我疑惑的看着他,我现在什么也不是啊,能有人主动投靠我吗?晕了。

高顺见我不出声急道:“高顺已去董刺史处交还兵马与印信,与君相处近月,深感君等皆是义气深重之人,故愿相随左右。”

“大哥,高将军一片至诚,连官位都不要了,我们就和他一起去辽东再建功业吧。”关羽对我说到,他和高顺的关系很好。

“云长误会我了,我不是不想和高将军一起,只是太高兴了,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连忙翻身下马将他扶起来,“既然将军愿和刘备一同前往辽东,刘备岂有不从之理,还望将军日后不要嫌弃刘备就是了。”

高顺连忙道:“我与君意气相投,日后决不背弃,若违此誓,当受五马分尸之刑。”

我不再说什么,而是和他一起相视而笑。

光和七年,即公元一八四年,五月末,朝廷贬卢植为庶人,召还京师,以并州刺史董卓代之,六月,皇甫嵩破颍川黄巾,斩贼首程远志,豫州,兖州皆平,曹操立功甚多,迁为东郡太守,是月,董卓与黄巾战与广宗,数败,朝廷免董卓而以皇甫嵩代之,七月,朱儁破南阳黄巾张曼成部,占领宛城,孙坚在此战中第一个登上城门,以功拜长沙太守,讨长沙贼区星。冬十月,皇甫嵩破广宗,擒获张角之弟张梁,时张角已死,皇甫嵩发掘张角之棺,戮其尸体,十一月,又破张宝于下曲阳,阵斩张宝,至此,震动中原各地近一年的黄巾之乱终于大部平息,各地虽然还有零星抵抗却再也无法构成实质威胁。

而我也在这时投靠了公孙瓒,刘焉已经自求为益州牧了,现在的幽州牧也是一个汉室宗亲,是东海恭王之后,叫刘虞,字伯安,本来是掌管宗室的宗正,灵帝看他能治身奉职,所以用他为幽州牧。

在这接胡之地,我将和关羽张飞他们为了一分功名,一个身份而打拼,只有先这样我才能有机会在五年后天下大乱开始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点资本。

现在渔阳郡张纯引诱辽西乌丸丘力居反叛朝廷,朝廷已经封公孙瓒为中郎将,都亭侯,准许行都督事,进兵屯与辽西属国,讨伐叛乱,我也和他在一起,当然还有关羽张飞等人,这些叛军将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人生新的开始。

同时,中平元年即公元一八五年,黑山张燕反,凉州边章韩遂反,又是一个战乱之年。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