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刘备> 第三十一章 平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平乱(1 / 1)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灵帝同意了我出兵的请求,还给我个怀远将军的正职,并领青州兵曹从事,命我与奋武将军公孙瓒和力讨伐右北平与上谷两郡叛乱乌丸,混了这么久,终于混了个将军号了,虽然只是个低级的杂号将军,不过也算不错了。

在平原过了个年,又好好休养了一个月,我终于在中平三年春二月出兵五千准备前往幽州,当我刚离开平原不久,太史慈单人匹马带着前两天我叫人送给他的新方天戟从黄县赶来,说愿意和我一起平乱,我问道:“前日闻子义乡人扬州州牧刘大人派人来招你去扬州,刘备虽与子义相交甚厚,但如今毕竟官爵尚轻,岂能耽误子义的前程。”

太史慈却很爽快的答道:“使君待慈以手足之情,慈当报之以腹心,今慈以义相从,使君奈何以利趋之。”

我佩服他的为人,刚那下也只是试哈他,现在见他真心愿意跟着我,当然不会拒绝了,关羽他们几个也和他谈的来,很快就打成一片,张飞还道:“子义,现在你有了新兵器,找一天我们再好好较量一翻。”

太史慈回道:“固所愿也。”

我带军穿过渤海郡,直接到渔阳郡与公孙瓒和军,当时,上谷乌丸难楼有众近万户,兵三万余,右北平乌丸乌延部有户近千,兵四千余,我和公孙瓒商量,由我带本部五千兵攻右北平乌延部,而他带精兵两万攻上谷难楼。

从渔阳出军,向乌延所在的徐无前进,由于正是开春,天气不错,大家心情都还好,而且好像乌延也得到消息,所以将所有部众都聚在一起,怕被我们个个击破,毕竟在造反的乌丸中,他实力最弱。

本想当个王爷过瘾,没想到这么快朝廷征剿的大军就到了,乌延现在也很后悔,此时他正在自己的帐幕里看着地图发呆,听了我在辽东做的事,以苏仆延五千户尚且被剿灭,自己这点人马实在不够杀的,正在他烦恼的时候,他帐一个小头目对他说:“大王,我们现在不是朝廷的对手,不如投降算了,苏仆延那么厉害,不一样给这个刘备杀了,而且我听说他对归附的乌丸并不坏,不如先投降,以后再有机会,我们再反就是了,汉人不是说过要避其锋芒吗,我们现在就学学他们。”

乌延也这样想,但顾虑的道:“可听说那个刘备是在杀了很多人后才让他们归附的,我怕他也会先来一刀,我部人数本就不多,被他杀一刀的话,不等朝廷剿灭,乌丸和鲜卑其他的部落就不会放过我们。”

那个头目又道:“大王放心,我们不找刘备投降,找幽州牧刘虞大人,我听说他人很和善,刘备和公孙瓒本来还要将丘力居的部落剿灭的,而他们就是向刘虞投降才保住了命脉,刘虞是他们的州牧,只要大王和他说好了,再由他下个命令,那刘备就不敢对我们下手了。”

乌延一想有理,就派人奉上降表和金银财物,到燕国找刘虞,刘虞不喜欢打仗,能这样解决自是对了他的意思,他马上答应,并派人给我下令,虽说将在外,军命有所不授,但他毕竟是州牧,比我大了好几个档次,我不能违抗,于是硬是将走到玉田的大军折返,而与公孙瓒对阵的难楼见到这件事,竟然也乘公孙瓒大军未到之时,向刘虞请降,刘虞自然也是答应了,就这样,我和公孙瓒浩浩荡荡的出军,却是寸功未立,直接打道回府。

而奏捷的表章到达朝廷,朝廷以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都督幽并两州军事,而我和公孙瓒虽出军却为立功,只赏点钱嘉奖一下了事。

当我回军平原,准备处理郡务的时候,州牧龚景遣人来报,青州黄巾余党又起,祸乱北海郡,劫掠属县,他要我马上过河,前往北海平乱,我二话没说,带着军队就往北海赶。

我刚到北海昌邑准备和黄巾交战,却又听说黄巾一部数万人,偷过齐国郡,直达济南郡,围龚景与历城,本来我打算先救他的,但听说朝廷派东郡太守曹操带兵前往救援,于是我就加快攻势,分别讨平昌邑,下密,胶东的黄巾,与残兵在即墨相持。

这些个残兵似乎有个首领,本事还不错,我们交手数次,我都没有占到便宜,弄的我没办法,这是我第一次被搞的无计可施,即墨城虽不大,但却坚固易守,这次暴乱他们抢的粮食都在即墨城里,并且城中百姓似乎都向着他们,我派人射了几次劝降的箭书进去,都没有结果,还有一才,我在高顺他们攻城的时候,竟然看见好多没有带黄巾的百姓和他们一起守城,看来这部黄巾与其他那些已经变成土匪的黄巾不一样,就是不知道他们的首领叫什么,要是知道的话,可以好好商量,能不死人解决问题最好。

见我为攻城而烦恼,关羽他们都没有烦我,见城久攻不下,为减少伤亡,我停兵城外,只是封锁各个要道,太史慈熟悉这里的地形,对我说即墨城缺水源,要我派兵严守潍水,果然,过的几日,由于黄巾叛军和城中百姓太多而缺水,他们派兵近千人抢夺水源,高顺设伏兵,贼兵失败过几次后就不敢出来了。

又几日,城中终于有人出逃,我要军中将士不能加害,好吃好喝的当神仙供着,当然是给城里那些顽固派看的,本来以为我会破城后残杀百姓以泄恨,但见我这样对待他们跑出去的人,抵抗之心渐渐弱了,我更要太史慈射箭书进城,对他们许诺开放数日的水源,准许他们出来打水,一开始还不敢相信,但有一个老人试过一次后,更多的人就出来了,就这样,一步步的攻心战术终于瓦解了城中叛军的心,他们派了一个人出来仪降。

那个人像个文士,而且谈吐不凡,我问他叫什么,他答道:“不足使君见固之重也。”又问他为什么加入黄巾叛军,他却说自己非是为黄巾,而是为百姓,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大隐隐与世吧”想拉拢他出来帮我,但他却拒绝了,并说:“负罪之人,活命而已,岂敢再为使君效劳,以令使君蒙羞。”见他态度坚决,我就没有再说什么。

此时曹操也已在济南相鲍信的帮助之下,解了历城之危,我将即墨叛军仪降的表章送给龚景,请他定夺,他同意了议和,只要黄巾叛军解散,他不再过问发生的事,所有百姓一概不问。

我将龚景的决定告诉那个文士,看来那个文士有点声望,城中的黄巾终于放下武器,并解散军士,事后我问过城中的百姓,那个文士叫什么,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只知道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从黄巾贼首那接到了出城议和的事,这到底是谁啊,我对他的越来越有兴趣了。

等我带兵回到平原已是四月份的事了,近两个月的东奔西走,终于告一段落,在将此役中阵亡将士的安抚事情办完了,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日了。

本来想到这次好歹立了点攻,朝廷多少会有点表示,但却没有丝毫消息,直到龚景送来消息我才知道,原来是皇帝病到了,朝政上宦官,大臣和何进一党反复争夺权利,这次的叛乱并不大,所以各方都没有将它当回事,我的老师卢植他们本想给我请功,但宦官和何进都拦着,尤其是何进,自从皇帝病重,大权都在他手里,他还征集天下英才统领西园八校,曹操也在其中,虽然只是校尉,但却是和郡守一样为两千石的高级将领,又是皇帝的亲军,所以身份很高

本来以何进是外戚的身份不是那么好招揽人才的,但他有个很好的借口,那就是皇帝病重,日后若有事,皇长子当继位,而且他与宦官水火不容,那些人多半是看在这上才跟他的,就是朝中重臣也有很多因为反感宦官而和他走的很近的。

离那场大乱还有两年时间了,不知道这两年时间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历史改变后皇上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他所寄以后望的那些个刘氏宗亲到时候有几个能真正的和那个小孩子站在一条船上,不过我肯定会他站在一起的,我拿着灵帝给我的那半块玉佩,想着那个眉清目秀可爱好动的小孩子,可能别人觉得我很傻,这样一个人真的扶的起来吗?汉室真的还有希望吗?

我却想起了后世的一句话,“孔明并不是在死前才知道阿斗是阿斗的,而是在生前就知道了他是阿斗后还继续做着他的孔明的。”我既然选择了做孔明就要一直做下去,也许我会像历史中的那个刘备,最后可能以失败而告终,但最起码我做了,我做了答应别人的事,我做了刘备应该做的事,只有这样可能才真正算的上我是刘备吧。

其实我也一直在想那天云台碰到的事情,要历史中的刘备碰到过这种事,他会怎么样,以前总觉得他的所做所为在这个时代有点异类,要么他就是一个真正的仁君,要么就是一个虚伪到极点的伪君子,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我这个刘备肯定是不会做后者的,仁君虽说不上,忠臣还是会当的,军人的思想让我无法选择去当改朝换代的人,更无法顶着个“逆贼”的名号。

(不光刘备,刘备的手下异类也不少,诸葛亮是权臣中的异类,关羽是忠义的异类)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