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刘备> 第三章 乱始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乱始 二(1 / 1)

都城洛阳内乱的消息半月之后才传到平原,我拿着卢植送来的消息,心中感慨,个人的历史虽然改变,但历史的大方向还是按照它原来的路线在往前走,不过这样那陈留王就暂时安全了。

我回信给卢植,要他千万小心董卓这个曾经代替他的人,另外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我要他必要的时候先行离开洛阳最好。

在我和卢植相互联系的这段时间里,洛阳又接连发生了一些大事,董卓本来是偷带兵马潜行到洛阳,所以带的人马不多,于是他听了李儒的计策,一面使人快速回扶风带后续大军到此,又将带来的人马白天由东门进,夜晚由西门出,如此反复,而且骗城中的百姓说都是西州兵,百姓不知道情况,只知道董卓兵强马壮,不敢做声,董卓也因此越发骄纵,慢慢的露出了本性,目中无人,朝廷对他颇有微词,但由于他兵权在手,所以大家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某日,后军校尉鲍信来找袁绍,对他说:“董卓最近将大将军的旧部人马全部收归己用,恐有异心,今可乘其未稳,或劝其离京,或杀之以绝朝廷之患。”

袁绍说道:“朝廷刚刚安定,不可轻动。”鲍信又去找王允,王允也不想朝廷再有什么事,鲍信见无望对付董卓,自己回泰山了。

关羽他们要我也秘密带兵进京师,找机会杀董卓,但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先不说董卓手里的西凉铁骑,马上那个人还会带着并州狼骑投靠他,再加上何进原来的部曲,除了天下群雄一起合兵,恐怕没人是董卓的对手了。

果然不久,董卓用手下李肃之谋,用金银财物和宝马“赤兔”收买执金吾丁原手下的主簿吕布,吕布杀丁原,以并州兵归属董卓,董卓认其为义子,进中郎将,封都亭侯。

朝廷又以天久旱无雨,免司空刘弘,以董卓代为司空,不久又升为太尉,自此,董卓拥重兵,握大权,并有朝廷武库及宫室重宝,异心遂起。

而董卓则和李儒商议,他见那天陈留王与他对答如流,年纪幼小,想废少帝而立陈留王,好控制朝廷,李儒道:“现在朝廷大权皆在主公之手,可召集百官,告知主公之意,如有不从,可当场斩之,那时,朝廷就都知道主公之威了。”于是董卓召集百官,大摆宴席。

当百官到起,酒过三旬,董卓厉声对所有人道:“今主上无德,不可以奉汉室宗庙,我欲效仿伊尹,霍光之例废之,立陈留王,有不从者我将斩之。”

群臣惧怕董卓之威皆不敢动,唯有中军校尉袁绍起身道:“今主上立之未久,并无失德之事,汝为外将,乘乱入朝廷,如今废嫡立庶,难道想造反吗?”

董卓拔剑怒道:“如今天下之事皆在我手中,我今天定要废帝,谁敢不听我的,难道汝看我手中宝剑不利吗?”

袁绍也拨剑对道:“董公剑利,袁绍之剑未尝不利。”

董卓大怒,就要上前杀袁绍,李儒连忙劝道:“今欲立德朝廷,不可烂杀。”

袁绍手握宝剑,辞别百官,将自己的印绶和节挂与东门,奔回冀州去了。

董卓见袁绍离去,又恐吓群臣道:“今日废立之事已定,不容诸位不从。”百官不敢不从,唯唯应命而已。又说袁绍之事,朝中多有为袁绍之人,乃道:“袁绍今怀忿而去,若将他逼的太急,恐怕有变,而且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若收豪杰以聚众,则山东必乱,不如拜一郡守,则袁绍必喜于免罪而不生异心矣。”董卓听之,封袁绍为渤海太守。

九月朔,董卓请少帝和群臣会与嘉德殿,命李儒读废帝诏书,然后让人扶少帝下御坐,让何后回宫,不再管理朝政,少帝与何后都大哭不已,而群臣却不敢言,其中只有尚书丁管愤声道:“贼臣篡逆,我当以颈血溅之。”说完用手中的象简去打董卓,董卓命人拉出嘉德殿斩之。

董卓命人请陈留王登帝位,带群臣朝贺,将少帝贬为弘农王,与何太后一起送与永安宫幽禁。少帝四月登基,九月被废,刘协继位为帝,称为献帝,才九岁,并改元初平,(一年改元四次)封董卓为相国,可以见君不拜,带剑上殿,威势无比。

不多时,董卓使人以毒酒杀何太后和少帝,董卓残暴荒淫,使军士杀百姓以冒贼,抢妇女财物,*宫女,夜宿龙床,越骑校尉伍孚恨董卓残忍,藏短剑欲刺董卓,被吕布擒住,董卓问:“为何谋反?”

伍孚大声回道:“汝非吾君,我非汝臣,怎能是谋反。”董卓大怒,将其千刀万剐。

后王允以贺寿之命邀请朝中大臣共谋董卓,曹操自荐,以献宝之名暗杀董卓,结果失败,化名东逃,为中牟县令所擒,县令敬佩曹操,弃官和曹操一起东归。

曹操回陈留后,将家财散尽,招募义兵,以图董卓,时城中有富户卫氏,听到曹操要起兵诛杀董卓,也将家财资助曹操,十二月,曹操起兵与已吾。

初平元年(公元一九零年)春正月,曹操发檄天下,招天下豪杰共诛董卓,渤海太守袁绍首先响应,其后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长沙太守孙坚和前将军公孙瓒等人共起兵响应,当然也少不了我,我自带五千人马,我的人马太少,不好意思一个人前去,先会合了公孙瓒,再和他一同前往,是时诸侯兵或万人,或三万,和兵一处共得兵十万余。

大军会与酸枣,我又见到了孙坚和曹操,我和孙坚聊了几句,他这次没带孙策,把他和家属都留在了舒县,我一听,那他不是和周瑜快见面了,只是不晓得孙坚这次会怎么样,我已经从卢植的消息里得知宫中的传国玉玺不见了,我也不知道去那了,要孙坚还是能得到玉玺他会怎么样呢?

至于曹操,他是这次会盟的倡议人,袁绍已经表他行奋武将军了,这次除了夏侯兄弟还有他的另两个堂兄弟,曹仁和曹洪,再就是他新近招的一些人,有阳平卫国人乐进字文谦,山阳巨野人李典字曼成,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中有名的,乐进还是五子良将中排行第二仅次与张辽的人,还是有个好家世比较好啊,我找了那么久,也没有人来帮我,他只是一起兵就有人跟从。

我的将军号太低,号召力还是不行,孙坚和曹操这两个平时见过的人还好,毕竟他们都不是常人,见到我非常客气,但袁绍和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他们都是名家大族,除了自己还有个家族当后盾,看不起我这个没家世的人到不意外,而我刚好可以借这次机会打响自己的名气,别人我不知道,起码现在在联盟军里,只有我的关张典韦和太史慈才有能力与那个人一较高下。

诸侯合在一处,就要推举和盟主,虽然袁绍看不起我,我也不喜欢他,但没办法,他现在的势力的确是诸侯中最大的,人才也是最多的,家世也是最好的,所以理所当然的,盟主是他,他自领车骑将军,让自己的弟弟后将军袁术总管各军粮草,与孙坚一起攻打汜水关,而他则带领我们这些人前往洛阳门户,虎牢关。

此时董卓也知道了群雄合兵向洛阳而来的消息,他大怒之下,将曾经举荐袁绍的官员尽数杀死,又派兵把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隗全家处死,命都督胡珍带领李肃和关西骄将华雄救援汜水关。

消息传到联军大营,袁绍痛哭失声,下令袁术和孙坚立刻攻打汜水关。

孙坚和袁术带兵到苑城,袁术守城,孙坚带着程普四将攻打汜水关,胡珍派遣华雄下关与孙坚战,本来各有胜负,但袁术听信谗言,恐孙坚成功,拒不发粮草,使得孙坚军心大乱,胡珍知道后连忙派华雄于夜间偷袭,华雄骁勇,更兼关西兵人强马壮,孙坚一开始便抵敌不住,更被华雄所困,当时,孙坚带的是个红色头盔,非常醒目,华雄军士追击甚急,孙坚近将祖茂代替孙坚顶着红头盔,引开追兵,然后将头盔放于草丛中,这才保得性命,孙坚连夜赶到苑城,用剑划地与袁术道:“之所以奋不顾身,上为国家讨伐董卓贼子,下为将军报家门私仇,不想将军听信谗言,导致孙坚此败,难道孙坚与董卓有骨肉之仇吗,将军若是还怀疑孙坚,那在下愿意领军返回。”

袁术也知道不该怪孙坚,将进谗之人杀死,马上派遣粮草,孙坚军势复震,再战汜水关。

听闻孙坚又来挑战,华雄对胡珍笑道:“败军之将还敢来丢人,看我今天取其头,以震关东诸军。”遂留李肃守关,自己与胡珍一同下关,准备再战孙坚。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