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预期的战争并没有开始,当第二天虎牢关上‘董’字大旗展现在诸侯面前时,袁绍才翻然悔悟,问计于曹操,曹操没有丝毫怪罪他的意思,将自己原本的意思告诉了他,袁绍也以为曹操之计可行,于是派遣河内太守王匡带兵去孟津,又命兖州刺史刘岱等数路人马去汜水关,帮助孙坚攻打关门,而要袁术南行扣武关,威慑三辅。
三月天时,春guang明媚,起兵到现在差不多两个月,我们几乎什么事也没做,袁绍派出了两路人马后又开始与其他人日夜饮酒,曹操说了几次,要他先败董卓,以震士气,袁绍不能用,董卓也因为刚到虎牢,担心联军中人物众多,不愿先行挑战。
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场景,虎牢关里和关前,数十万大军摆成的阵势浩浩荡荡,两边都打着‘汉’字大旗,却没有开战,只是相互对着。
一日,我正在营帐里看着平原送来的消息,关羽他们和平时一样,带着士兵操练,只有典韦在我身边,突然有人来报,曹操带了两个人,说是故旧要来大营见我,我奇怪,是什么人会在这个时候来见我。
当来人进到营帐里时,我大惊,原来是蔡琰,她怎么到这来了,她身后还跟着曹操和一个文士形象的人物,我确定我没见过这个人,他年纪和我差不多,留着一屡胡子,看起来很文弱,但双眼透着刚毅。
曹操一进来就对我道:“玄德兄,曹某跟你道喜来了。”说完似笑非笑的来回看着我和蔡琰。
蔡琰到没什么,只是微微一笑:“孟德兄军务繁忙,难道还有时间在这耽误正事吗?”
曹操笑道:“的确,曹某还有事,就先行告辞了。”说完又一阵大笑,出帐而去。
我连忙问道:“蔡小姐怎么到了这里?”
她解释过后我才知道,原来董卓总揽大权后,听了李儒重用名士的建议,将准备辞官的蔡邕召用,蔡邕一开始不愿意,董卓以蔡氏满门威胁,蔡邕没有办法,只好留在洛阳,但却委托朋友将蔡琰送回尉县老家,而她在知道了我这次也与诸侯一起讨伐董卓,所以来见我,她和曹操早就认识,所以就先委托他带自己来见我。
过后她有介绍道:“这为是我家的故交,杜陵人杜畿,字伯侯,也是汉御史大夫杜延年之后,这次就是他送我归家的。”
杜畿,这个名字没怎么听过啊,不过我只知道三国演义里的人物,真正历史上的大人物知道的不是很多,连忙向他拜谢道:“先生高义,但不知先生今后欲往何处?”
他恭敬的答道:“在下本是郑县县令,因见董卓祸乱朝纲,所以弃官,打算前往荆州避乱。”
我疑惑的道:“今董卓之乱虽重,但天下英豪尽聚与此,攻破虎牢,营救天子与洛阳之日不远,先生为何还要去荆州避乱呢?”
他却笑道:“使君何必自欺欺人,今诸侯大军停在此处二月有余,却不曾前进半步,董贼现今拥武库甲兵,朝廷诏令皆出其手,恐怕日后谁被定为反贼还未得知呢。”
他说的话我也同意,但没有办法啊,袁绍不进军,我自己冲过去只是送死。
见我低头沉思,他笑道:“若是使君没有办法,不如退军回平原以等时变,诸侯散则归董卓,顺则再领军来此亦不晚矣。”
我当场就皱起眉头,这个我可从未想过,再怎么样我也不会投靠董卓啊,我看着他道:“天下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董卓自得大权以来,残杀忠臣百姓,天下之人无不愿吃其肉,喝其血,况且刘备添为宗室,讨贼之事是非做不可的,今日诸侯虽不进军,但董贼就在虎牢,我岂能轻退,要天不佑汉室,我当以身当贼,如此而已,到是先生,现今天下大乱,正是智士劳心之时,而先生却不顾百姓而观变于荆襄,岂能久乎。”
他笑道:“使君何必如此,董卓虽残暴,但到底具有朝廷正统,主上在彼,若是下诏,不从则朝廷以使君为贼,从之则天下以使君为顺贼,两难处境,不如归去,等待时间再择其一。”
“虽是如此,但刘备受先帝厚恩,今除董贼一为王室,二为天下百姓,有死而已,请先生勿劝。”
他听了微微一笑对我拜道:“刚才所言,只为试使君是否真有心汉室,今见使君之心,愿随之左右,效犬马之劳。”说完拜倒下去。
我连忙扶起他,“刘备现今官位低微,恐怕不能展先生之大才,袁盟主在此,先生何不从之,以展平生之所学。”
“鹏飞万里,燕雀岂知鸿鹄之志,本初虽有才,但都是仰仗祖上余荫,观其坐守于此便知,今使君以王室和天下百姓为重,岂会长久为人下者,在下当士为知己者死。”说着又拜了下去。
“那就劳烦先生了,多谢先生不吝赐教。”我扶起他,此人的言谈举止如此不凡,但我怎么不曾记得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人呢,看来不能再只局限与自己所知道了的。
蔡琰看到这也道:“恭喜玄德又得一大才。”
我马上就任命他当我的主簿,又回头对蔡琰道:“不知小姐以后欲往何处?”
她忧伤的回道:“父亲要我出京的时候就要我以后切不可再回去,卢大人要我去找你,我回家做好准备就得知你已到了这里,所以赶忙来见你,至于以后,我也不知道了。”
我知道她的父亲以后因为对董卓之死略微悲伤,给王允杀死,若是有机会,我自会帮她救蔡邕,至于现在,我看了看她无助的眼神,对杜畿道:“这里是战场,先生和蔡小姐在这里不安全,不若我派太史慈保护先生和蔡小姐回平原,那里郡丞简雍会好好照顾先生和小姐的。”
杜畿道:“如此就先告别主公了,不过主公如今对阵董贼不能不用将,来之时我已听蔡小姐说过太史将军是一员智勇双全的猛将,所以就不要劳烦太史将军了,属下虽然是一文生,但少年之时也学过剑术,自认可以保护好蔡小姐,只请主公多修书一封与简大人,说明我等身份和来意就行了。”
我答应了,连忙将我任命杜畿为主簿和蔡琰的事情写在信里,交与杜畿,但我还是不放心,要高顺挑了三十个精练士兵和他们一起上路,先去蔡琰家里打点一切,再转道去平原。
杜畿在临走的时候还对我说道:“主公,不日袁绍定会与董卓一战以鼓士气,但我看此战胜之不易,或事有反复,主公当先保存自己以为日后之事。”
我记在心里,在送了他们几里路后,便与他们挥手告别,正当望着他们远去的方向出神的时候,袁绍派人来请,说是要各领军的人到大帐议事。
等我进到大帐的时候,只见袁绍曹操公孙瓒等人都在,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过了一会,人到齐了,袁绍道:“诸位,如今董卓已到虎牢关上,正是我等奋身讨贼以卫国家之时,我已决定,明日率领大军,与董卓决一死战,请诸位明日全力助我。”
之后商量了明日由公孙瓒为前军,袁绍自领众将在中军,我当然是跟着公孙瓒了,因为我也想见见那个人称‘飞将’的吕布。
回去好好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又是一个春季里的好天气,我们这停了近一个多月的大营终于向前动了,关上董卓的大军也开始陆续行动起来,两军数十万人的集体行动格外壮观,尘土盖天,我带着关张等人和公孙瓒一起,领着三万前军行进到关下,仰望这巍峨的关城,只见上面旌旗猎猎,‘汉’字和‘董’字大旗相映成辉,关上人头攒动,只见一群人拥着一个身穿华服,体形肥胖的人站在关上,他比我们舒服,我们要抬着头才能看到他,而他却像个巨人样,俯视着我们,还有人给他撑着青罗扇盖,那应该就是董卓了。
关上一阵鼓声响起,公孙瓒连忙将军势整备好,骑马出阵,我在他身后,此时,关门也缓慢的打开了,一团火影从关门内当先冲出,后面是一片玄青色衣甲的骑兵,那团火影之后的一面{吕}字大旗已经表明了他的身份了,人是万众挑一,后面的骑兵也是训练有素,以前见到过的任何一支骑兵都无法与这支精锐之师相提并论。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