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夺明> 第二卷 京城风波恶 第一百零六章 天牢中的对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京城风波恶 第一百零六章 天牢中的对话(1 / 2)



五月二十五日。辰时三刻。

天牢。

所谓天牢。指设置在京由朝廷直接掌管的牢狱。与地牢(地面以下的牢房)相区别。指地面以上的牢房。是关押重刑犯人的地方。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天牢并非阴森潮湿黑暗的地方。也不会十多人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内。基本上。这里每一个囚犯都是住的单间。甚至。在牢房内。还安排有床铺。棉被。每日的膳食也是有酒有肉。狱卒们大多慈眉善目。并不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和东厂黑狱。锦衣卫那间修建在地面之下的大牢相比。这天牢便如天堂一般。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在这天牢中。关押的基本上都是犯错或是获罪的朝廷命官。并且。这些朝廷命官的品级都非常高。四品以下的官员若不是犯了极大的错误。根本就不够资格住进天牢来。

被关在天牢内的囚犯。很多都是罪名确定正等待判决的官员。像这些品级很高的朝廷大员。都是有着极大能量的人。就算一时倒霉。被关进了天牢。他们在外面的门生故吏。亲朋好友。政治同盟。无不是掌握实权的大人物。何况。这些被关入天牢的官员们也并非因此就被打落地狱。从天牢内完整的出来。然后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大有人在。若是对他们稍有不恭。等他们重新上位之后。要想捏死那些对他不好的狱卒。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

天牢的主事人以及他的那些手下又非东厂。锦衣卫这样强悍特务机关。自然不敢肆意妄为。对待囚犯的态度。自然也就……

杨被锦衣卫从辽东带回京师之后。便被关在天牢之中。

他这个人。打仗的本事不大。但是。他做人的本事却极其了得。整个大明官场。无论哪个党派。他都有朋友。所以。虽然入了天牢。他却没有怎么受罪。当然。和从前锦衣玉食地生活相比。这牢里的日子对他来说却也极其难熬。进来没有几日。他便整整瘦了一圈。

“京甫兄。清减了啊!”

方从哲坐在狱卒端来的木椅上。瞧着对面床榻上坐着的杨。发出一声叹息。

“呵呵!”

杨笑了笑。这笑容不无苦涩之意。事先知道方从哲今日要来看望自己。他特意叫狱卒多打来了一盆水。整理了一下仪容。然而。整个人仍然憔悴得紧。发如雪。皱纹如沟壑。

“中涵兄。到了这里后。有大量的时间回想当日那场战事。杨某当时犯下了许多错误。战略部署失当。指挥失当。每每想起。不能自已。又怎能不清减下来呢?”

杨是万历八年的进士。方从哲是万历十一年。论资历。杨比方从哲要老。论地位。方从哲比杨要高。两人年龄相差不大。私下里。却是几十年的老友了。当初。方从哲之所以赞同朝堂诸公的建议。将已经告老还乡的杨重新起复。代替熊廷弼指挥萨尔浒一战。两人的关系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少作用啊!

杨地感叹。方从哲没有回应。他的视线扫向监牢的各个角落。轻声说道。

“京甫兄。这般清苦的环境。习惯否?”

“习惯?”

杨脸上的苦涩更盛了几分。他是一个颇为贪图享受的人。六十多岁了。仍然在娶小妾。那些女子的年龄做他的孙女都绰绰有余了。对于膳食也异常讲究。专门请了几个来自大江南北地厨子。每日的口味必不相同。这天牢的环境虽然比其他牢狱好上许多。甚至比许多穷人家的屋舍还要好。一时间。他又怎么习惯得了呢?

“还好!只是臭虫。跳蚤横行。在下莫之奈何啊!”

说罢。杨抬起手。在脖颈处搔了一下。那里。密密麻麻长满了红点。这些。都是跳蚤。臭虫的功劳。

“我叫主事之人帮京甫兄换一间好的房间吧!”

方从哲见到杨如此狼狈。他也心有戚戚啊!

“中涵兄。谢谢你的好意。不过。用不着了。这间屋子已经是这里最好的房间了。专门开有天窗。让阳光照射下来。站在窗户往外看去。乃是一个小院。院中长满野草。间或还有一两朵不知名的小花在开放。如此难得地美景。真是百看不厌啊!……”

话音落下。杨再次笑了起来。但是。这笑容分外的惨烈。

方从哲长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

“中涵兄。当初你真的不该邀我出山。我这把老骨头了。在家颐养天年便是了。为什么要不甘寂寞地出来做这样的事情呢?都一把年纪了。就算升官发财。又有何意义呢?那会儿。还真是鬼迷了心窍啊!”

杨对自己当时地决定。痛恨异常。如今颓丧地他。自然不想忆起当初的意气风发。那时。他接到这个任命可是兴奋得很。

方从哲今日前来看望杨。自然不是只叙旧那么简单。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事不明。他想在会审杨之前。亲自向对方问个明白。

在杨长吁短叹。悔不当初之际。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这便是当初他催促杨出兵时写的那封信。在许多人手里辗转多次之后。最终又落在了他手中。

“这是?”

杨瞧着方从哲递到自己面前的信件。他面带疑惑地接了过来。

“这是我在那个时候写给你的信。因为后勤供应困难。当时。我希望你能够速战速决。尽量早些和建奴决战!”

“中涵兄。它怎么会在你这里?”

杨脸上的疑惑并未消散。仍然凝在眉梢。

“呵呵!”

方从哲放松身子。背靠着木椅的靠背。他笑着说道。

“这封信不是京甫兄交给东林诸公地么?这封信足以证明我方从哲乃是萨尔浒一战败北地罪魁祸首啊!要想把我弄下台。这可是极其有力的证据啊!在会审地时候。京甫兄只要将大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推到我身上。这间牢房。不就换了我来住了么?窗外的无敌美景。也由我方某人来代替京甫兄观看啊!”

说罢。方从哲眯起眼睛。盯着对面的杨。

“此言大谬!”

杨坐不住了。猛地站了起来。向前疾奔了两步。在方从哲身前站定。他瞪大了眼睛。直视方从哲。缓慢而有力地说道。

“中涵兄。你我相交这么多年。我杨是这样的人么?若是旁人也罢。但。我绝不会将罪责推诿在中涵兄你身上!”

方从哲在杨的逼视下。并没有移开视线。

“京甫兄。既然你没有做这样的事情。那这封信又怎么会落在东林那些人手中呢?”

杨皱起了眉头。似乎在回想什么。不过。就算是在回忆的时候。他仍然没有移开视线。

“方大人。你应该晓得。犯官有将朋友来往书信收集成册的习惯。当初。大人给犯官的这封信。犯官便将它放在你我来往地书信之中。交由心腹亲信保管。当日。萨尔浒一战败北。犯官率军后撤。场面甚是杂乱。犯官曾让心腹亲信将所有信件文档付之一炬。以免落入建奴之手。我原以为这封信已经被烧成了灰烬。哪里知道它竟然还在。且落在了东林那些人手中。”

“是吗?”

杨的解释合情合理。这封信的确也有可能是被他的心腹暗中藏了起来。然后。通过秘密渠道转到了京师。落入了东林党之手。

然而。方从哲对杨的话还是半信半疑。

毕竟。朝堂上的政争分外残酷。就算是多年的老友。也不能尽信。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很多往往你认为不会背叛你的人却极有可能背叛。当你明白之后。却为时已晚。

“方大人。犯官有什么理由和东林那些人合作?”

杨口口声声自称犯官。口口声声叫着方从哲大人。不再和方从哲称兄道弟。表明了他地愤懑之情。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