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洛阳之所以被称为东都,那是因为时有西都长安,故此,便有洛阳与长安并称东西二京。
为何洛阳成了二京之一?
话说李唐承继大隋,其所在的关陇军事集团主要依靠的是关东(今天的晋冀鲁豫一带)的豪强武力,如瓦岗军之类,而关东的士人、民众的政治信仰在洛阳,因为自东汉起,魏晋皆建都洛阳,经历五胡乱华,由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现了北方的一统,人心所向在于“天下之中”的洛阳城。从南方讲,南渡的士人多是司马氏西晋朝的达官后裔,他们的政治信仰也在洛阳。
其次,经济上,西安的农耕条件次于洛阳,而且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商贸繁华也非西安偏处关西所能比拟的。唐朝天子常常因为漕运不济和关中歉收,而将整个政府机构迁到洛阳,名曰“就食东都”,人称“逐食天子”,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下令修葺洛阳城,号称洛阳宫。曾三次来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二年之久。
再次,文化上洛阳的地位极其崇高。从语言上看,唐诗的用韵依照《切韵》,而《切韵》正是依据洛阳语音为标准制定的,而不是关西的方言。为了笼络关东的文人学士,唐王朝在东都洛阳设考场,举行全国规模的科举考试。
总的来讲,洛阳在唐代的地位比今天的上海有过之而无不及。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堪称!
一、夏都斟鄩
二、商都西毫
三、西周东都洛阳
四、东周都洛阳
五、西汉初都雒阳
六、东汉都洛阳
七、曹魏都洛阳
八、西晋都洛阳
九、北魏迁都洛阳
十、隋朝建东都
十一、唐末移都洛阳
十二、武周都洛阳
十三、后梁迁都洛阳
十四、后唐迁都洛阳
十五、后晋都洛阳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一直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最确切的说法是在“十三朝古都”的基础上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史(《二十五史》)承认的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战国韩、民国两个朝代。
二十一朝古都
在“十七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更始帝、李魏、王郑、燕等政权。
三十一个朝代
依史书记载和依建都时间,洛阳先后有帝喾、夏、商、西周、东周、战国韩、秦末河南王、西汉、更始、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李魏、郑、唐、武周、燕、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等二十三个政权,同时加上新莽、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等八个陪都政权,因此共有三十一个政权。
所以,无论从建都的朝代,或者是从政权的数量,洛阳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注释:1.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陪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前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