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神枪手> 第二十一章 世事难料 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世事难料 三(2 / 2)

“哈哈。”

院中回响着两个人的清亮的笑声。

**

京师亮堂宽大的严府内,一个身着紫红朝服,头戴冠帽的白须白面的老臣在兴趣盎然地拨弄着金丝笼中的一只牡丹鹦鹉,仿佛毫不在意身旁其他事物。

身着大红公服的工部尚书赵文华缓步走到了身后小心的询问道似乎还怕扰了他玩弄鹦鹉的兴致:“阁老,下官家中可有只会说人话的鹦鹉,明日就送予大人。”

“嗯,会说话的鹦鹉?好啊,改日我看看,是哪里来的。”

“啊,是云南曲靖县进贡的。”

“嗯,有什么事直接说吧。别拐弯抹角了。”老臣直接开门见山。

赵文华嘻嘻一笑:“嘿嘿,还是阁老精明啊,嗯,阁老,昨日兵部侍郎上书,眼下京师禁卫军及京畿卫所逃荒严重,兵员严重不足,是该怎么解决。”

那个玩弄鹦鹉的老臣便是当今首辅严嵩,严嵩慢慢放下手中的竹木小棒道:“兵员不足,鞑子连年入寇卫所,兵将孱弱,徭役加重,逃亡日众,加之克扣军饷兵员自然就少了。这你来此为何。”

赵文华:“大人有所不知,现皇上决定充实禁卫军,禁卫军宫闱京师何等重要,一般都由京师名门望族精选壮丁充实禁军。可是啊,很多官宦贵胄可舍不得儿子冲锋陷阵啊。很是为难啊。”

严嵩心道:“他的意思是?”接着走到一张花梨木太师椅旁,坐下道:“你是要为民请愿?”

“哈哈,大人往好听了说是这样。”

“嗯,那往坏听了说是要他们孝敬我们一下。”

赵文华笑道:“嘿嘿,阁老是明白的,这可又是赚钱的机会啊。”

严嵩听了故意装作有些不太明白转眼直视着赵文华问道:“嗯,赚钱的机会?什么机会。”

赵文华得意一笑解释道:“大人,今年俺答汗频频入寇,禁卫军死伤颇多,是以朝中很多士族均不想把子弟送往禁卫军。”

“哦。”

“而我们就可以待价而沽。”

“待价而沽?”赵文华解释道:“哈哈,阁老应该明白了,自然是看那些士族谁出的钱多,到时就决定谁可以免除兵役。你情我愿,何乐而不为。”

严嵩听了脸上微微隐出赞赏之意心道:“这个赵文华能想到这也不简单啊。”道:“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不过缺出的兵员,又如何补上那。总不能让咱们去打鞑子吧?”问出这话之时严嵩也已想到赵文华一定有了对策。

果然赵文华踌躇满志地笑道:“这个简单,学生早已想到,缺出的兵员可以从流民匠籍中补征。”

“匠籍?”

“对,匠籍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又要负担官府徭役,本身就苦不堪言,若是让儿子进身行伍也可有个饭碗摆脱匠籍,再者实在不行一定程度免除他们其他的徭役,对他们也是恩惠,那他们自然也没有什么怨言。实是一件善事,而且大人又可以借机拉拢京师士族那。”

原来明朝政府在户帖制度基础上,建立了黄册制度。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主要分为民、军、匠三大类。

严嵩一听:“哦,赵文华竟然帮自己向来个这么个既能捞钱又能拉拢人心的好办法啊,果然头脑圆滑,嗯,不过这个如果节外生枝的话只怕反倒会变成吐不出口的烫手山芋了。”

又看了看恭谨地赵文华心道:“哼哼,这小子多半是想让我替他火中取栗,否则为何要将此事告知我?”眉头微微一抬赞赏道:“哈哈,文华啊,看来老夫还是小瞧你了。不过你还是忘了一点。”

“哦,什么。”赵文华一向自认处事精细,自估较高,是以听到严嵩此言自是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谦声道:“阁老是指。”

严嵩嘴角微微一弯缓缓道:“此事不应有我们来做啊。”

赵文华一听一怔:“不应由我们来做?难道假手下属?”

“望阁老指教。”

严嵩笑道:“哼哼,若是如此,也会给政敌留下把柄,最好是让别人替咱们当挡箭牌。这般才稳妥。”一语双关,也是暗讽赵文华的用意。

一时间赵文华颇为尴尬困惑。

“要做的话应该,应该让皇上来做!”

“皇上?”赵文华诧然:“皇!皇?””心道:“严嵩他还能指使皇上?”一时间满眼骇然地看着眼前这个神闲气定的老头,有些不敢相信:“不,他的意思难道是他难道想拿皇上当挡箭牌?这个严嵩真是狡狯过人啊。敢把皇上拉进来。”

严嵩道:“没错,因为皇上这次寿辰内承运又花去了六十万两,如今国库空虚,如果咱们给皇上开个私人金库,并将此事告知皇上。那么皇上定然龙颜大悦。”

赵文华顿时明白了。“到时就是政敌想要攻击于我,却不知道,皇上也牵扯其中,是在攻击皇上,那也只能是自寻死路!”

严嵩点点头:“之后我们想分给皇上多少就分到少。万一有什么闪失皇上就是我们的门神。”

“哦。”赵文华不禁瞪大了眼,他知严嵩善于玩弄权术,但没想到“技艺”竟然这般高超,这般大胆,欺上瞒下,拿皇上当挡箭牌,心道:“难怪严嵩可以纵横朝堂数十年。果真专擅媚上,狡狯啊。”

“哈哈哈。”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