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梦想王朝> 第二十八回 柳香出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回 柳香出嫁(2 / 2)

徐云飞仔细一扫,屋里的金银珠宝并不多,只有许多的古玩字画,珍贵的药材补品,也有闪光耀眼的名剑名刀,宝弓;可谓文武双全。

“都记清楚了吗?”徐云飞问管家

“都记清楚了,一共是一百三十二件礼物,请商会的行家估算过,就算按北方的行价,总价至少也在三十万两以上,另外还有五万八千两的干货(金银钱财)。来路不明的东西我们是拒收的,近半月来一共有七十八位,名字都记下了。有六十九位是各地的乡绅秀才,或者和他们相关的人,另有九位是外地的官员。

“老郭,就没你的吗?”徐云飞笑道。

管家吓了一大跳:“我们万死也不敢惹祸上身啊!这些送礼的人一多半是表面上冲着夫人的,给我们下人们‘开门礼’的只有七个,都是干货,一共只有两千六百两;都在这儿了。”

柳香故意起哄道:“我看,我们还是收下吧,难道皇上还能拿你这个恩人开刀不成?”

“夫人说的对!我好歹也算是开国元勋了,至今也没攒下什么积蓄,还是收了吧!”

徐云飞的回答大出意料,柳香也大吃一惊:“啊?我说相公,刚才我可是开个玩笑啊!按新汉律法,贪赃百两,受贿五百两以上者其罪当斩,这可是几十万两啊!虽说‘夫为妻纲’,我可以为你而死,可我也不想刚进了你家就因为这种事被株连斩首啊!”

徐云飞叹了口气:“君若叫臣死,臣怎能不死?唉!对了两江总督李南风送的东西呢?他来到一口大缸的旁边,里面的水中放着一大块肉色的石头,看样子足有三四斤重

“来人说,此物名叫肉灵芝,是一块有灵气的巨肉,即使放到最潮热,肮脏的环境下也不会变质,反而会生长;放入浊水中,数日后水变清;放入蚊蝇多声的地方,则蚊蝇绝迹。”

“那么这东西以浊物为生一定奇毒无比了?”柳香问。

“不,不但没有毒性,而且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能够延年益寿,长期食用者,衰老的速度将降低为原来的一半,此物名叫太岁,医书上曾有记载,但是这么大的太岁,却是绝世之宝,从未见过。”他忽然又恍然大悟:“这礼并非送于我,而是假我之手送于皇上啊。这个李南风,真不简单!”

“那这个李南风是贪官还是清官呢?”柳香问

“哈哈,清官是绝送不来这样的宝物的,寻常的贪官也是够戗,也只有他这个天下最肥的江浙总督才办的到。”

“那怎么不趁机参他一本?除掉这个祸害?”

“因为只有他可以在一年内向朝廷交纳九百万两银子,两百万石粮食,而且,还被百姓们喻为海青天。”

“哈哈,他这个贪官还当的真有水平啊!”柳香笑道。

徐云飞却陷入了沉思:“秀才们为了金榜提名才送东西,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是为了京试之后对各地官员的审核测评?不,不会,如果那样他也绝不会这样直接......"

这时他又想起件别的事情:“走!出去一躺!”

四月下旬的京城,夏日的暑气已渐来临,来京应试的书生们也是心急如焚,关于这次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可谓是众说纷纭,即使是流传出的一点消息,也会迅速的引起人们的关注。多一半的人早已开始天天围在书店或是私下里结社讨论。他们认为历来殿试的考题无非是围绕治国之道展开。京城大小的书商们也趁机大捞了一把,范仲淹,王安石的书被炒到了十几两银子,唐太宗的论政则被炒到了三十五两;此外,各种拼凑杜撰的“论证”书籍也在街头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而头脑灵活,有关系和门路的人们也在四处活动了.

中师院后街的朝新客栈是北方巨贾杜北源在京城最大的客栈了,也是新开不久三层高,十几亩的占地,建筑的却极为朴实,与众不同。至少可以容纳上千名客人。被官府以七万两银子的价钱暂包一个月,做为来京各地书生应考的聚集之地。下面的酒饭桌位也依然开放,当然来此就食的也大多以文人,书生为主,有关京试的消息,也大多是从这里传出的。

徐云飞带着夫人柳香还有一名随行的官员王贞,便装简行,在西南角找了个空桌位做了下来。男扮女装柳香可不是外行,运用内气口技,声音也毫无破绽:“小二,这是三十两银子,好茶好菜,三个人,看着来吧!”

王贞却总有些忧虑:“大人,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徐云飞明白他要说什么,叹道:“我何尝不知道这个时候我应该少活动,尤其不该来这个地方,以免有‘选材结党’之嫌,可有些事还是清楚一些好啊。”

只听旁边有个人喝了杯酒,醉熏熏的议论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与秦始皇焚书坑儒如出一辄,法家也好,儒家也好,墨家也好,其实都源于春秋战国;当时的文人们为了得到当时各国的赏识笼络人心自卖其说罢了,我看孔丘未必就是什么圣人......”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立刻有人反驳道:“真是离经叛道之言,若孔猛不是圣人,为何一千五百年来历经数次改朝换代都被奉为正统?”

那人一笑:“终于皇权,终于天子才是历来的最大的正统,天子说孔丘是圣人,他便是;说他是凡夫俗子,他便是游历市井之流民...天子自己才是圣人,哈哈......”

有好心的人闻之大惊,劝道:“这位兄台,你真是喝多了!快饮几杯茶吧!”

有人见他出口无忌便故意问道:“你言下之意,便是孔孟之道不足为之正统,那你说,有何不妥之处?”

“安于现状,中庸之道,便是最大的祸害!为了表面上的稳定而培养人的奴性,便是培养整个民族的奴性;为人当取侠义之道,见不平就要敢于斗争;不抱怨现状环境并不是甘于平庸,人人当有冲天之志,为了梦想可以奋斗终生,人当如此,民族也当如此.....”

人们见他酒气越来越重,怕他口无遮拦生出什么祸事,便有人转了转话题:“哈哈,还是谈谈眼下的时政吧!恐怕京试的命题也是围绕于此,听说——这个东南海外数百里有个方圆几百里叫琉球的大岛,退守岛上的就是可当年投靠蒙元的李潮,不过这个李潮倒很会见风使舵,我朝当年岳州大捷后他又树起‘中国’的大旗,占岛为王,听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海贸发达,人口远过百万,不亚于海外的苏杭啊!”

“嗨,弹丸之地,又岂能与我天朝相抗衡?我看不足为患。”

“话虽如此,琉球虽是弹丸之地,可靠近年来却发展起一支强大的远海水师,都是千石以上的还求大船,每船都可载百人远航。我朝水师虽在内河久经历练,但在还上也绝非能轻易对付他们啊!倘若他们四处出击,袭扰内地沿海,实为东南一祸!”

又有人拿出本街头刚买的书:“唉?我听说在南海一带,有个海上巨盗,叫什么南海龙王的,相传此人曾是宋将张世杰的旧部,当年崖山之战十万宋军全军覆没,他率领仅仅七艘战船数百人逃到了南洋,十四年来逐步发展壮大,势力已经遍及整个南洋;据说西洋,南洋往来的宝船商队出发前都要与其打个招呼,重金购买特旗密号,航海才得平安。不仅仅是海上,连南洋一些小的蕃国也不敢招惹他,年年还要纳贡......若是能招抚为朝廷的军队何愁海疆不平?”

这时又有人说道:“东南海疆小患无足轻重,东北残局才为国之大患,蒙元垮台后原来金国的女真人大有东山在其与蒙古残部联合的势头,朝鲜的崔谊也完成统一,大有跨江北进的意图......”

“我看鞑子们未必再能有什么造化了,现在可不是先宋的时候,长城北面的千里大漠草原都已为我所有,我朝的数十万骑兵也绝不差于蒙古人,东北残敌难有做为!”

正当人们议论的时候,那个有些醉意的书生忽然笑了起来,话语中却突然清醒起来,低声道:“有件事可比你们谈论的更加实用,不瞒大家,有人已经得到了这次京试的内部材料,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到个地方去讨论讨论,当然嘛,这可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啊,哈哈......”

人们愣了一下,但并没有怎样的大惊小怪,因为贩卖消息的并不止他一个,有人笑道:“原来以为你也是个读书人,闹了半天是个跑江湖买卖的,你这种人我见多了,不是第一次遇上了!”

“哈哈,就是,你自己胡乱编写的什么考题,硬说是内部消息;骗几个钱,到了考场上我们找谁说理去?”

书生一笑:“这也难怪,江湖上总有一些人想方设法的找机会捞钱,哈哈,不瞒你们,小可也是这种人;不过也难免被些无名之辈弄的名声,失了信义。直说你们也不信,人之常情,这样吧,我先透个消息:你们可知这次京试的文举主考是谁?”

这一问,倒真把有些人给难住了,但其中有个有些背景的富家秀才答道:“可是当朝宰相徐云飞?”

“说的不假,那你可知道文举的副主考是谁?”

“这——倒未曾听闻......”

“哈哈,乃是杨皇后当年的异姓姐妹,如今徐云飞大人的新婚夫人柳香!”书生颇有些郑重的说道,可是周围的人却一脸疑惑:“城北徐府前不久倒是办过喜事,但是看排场不像是徐大人本人啊,这个柳香是谁我们也没听说过,如何信你?”

柳香闻听不由的暗自生气,心道今天非得让你们认识认识;但又一转念,想起什么,觉得已为人妻,当收敛稳重一些,才一时隐忍不发

这时,刚才那个有些背景的秀才有些忍不住了,心想:事先有所准备总比没有准备强;赌一把!万一这人所言是真的呢?便试着问道:“这位兄台,你这所谓的内部材料从何而来?也是买来的吗?”

“哈哈,看来您还是不懂规矩啊!不过有些事先透露些也无妨,我这可是第一手的实话跟你们说:皇宫大内,皇上与杨皇后身边有七十二宫女,其中十二名是当年随杨皇后打过仗的女军亲信,他们中便有我的门路......”

“噢,原来如此;那好,你出个价吧!”

柳香又惊又疑,仔细的想了想,但始终觉得年初选的那六十人不敢保证,但那十几个亲姐妹中不会有人做这种事情,而且皇上做事一向公私分明,她们也未必有机会啊?

书生笑了笑说道:“我这材料,可以说就是文举中的全部考题,还有本人所著的参考性建议。我这个人做事是有规矩。物以稀为贵,目前为止,只售过三份,我想那些人为了己利也绝不会转售,我不会再卖七份。这可是皇上亲自主持的京试,虽然我朝提倡勤俭清廉,以一个四品官为例,在京城不算大吧?两袖清风一个月也有五十两的奉银,这还是保底,不算府第人丁的补偿钱,也不算年奖励,一年就是六百两,几十年就是二万两,还不算连带效应在各方面所得的好处,而我只卖一万两银子,还算比较合理吧?”

那名富家秀才可犯了愁:“什么?一万两?你当我是杜北源啊!我实在拿不出来吧,这样吧,倘若我真的高中,必有重谢,如何?”

书生笑着摇了摇头。

这时柳香已经打定了主意,走了过来,来到他的跟前,忽觉得此人有些面熟,似乎在哪儿见过,低声道:“这位兄台,我倒也很好奇,想知道这考试的题目究竟是什么,与以往究竟有何不同,我出一万五千两银子,你看如何?”

那书生稍加思索,提笔些了张条子,道:“明晚东市后北街第二个巷口,有人等。”

柳香心中暗喜:到时候非叫你显了原形不可,笑道:“好啊,万勿失约!”

那书生笑道:“你带厚财而来,就不怕到时候有人使江湖手段谋财害命?”

“哈哈,你都不怕我通报官府,我有什么好怕的?”柳香心中暗笑:倒真希望你有什么花活尽管来!

这时坐在一旁的徐云飞早已认出了那个书生,无奈的叹了口气......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