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仍然余怒未息。说。他已经把多尼暴打了一顿。准备把他送进宗人府。或者打发去遵化。将来就在那里守陵。不要再见他了。
我知道他既然提前过来和我商量。就已经证明了。他并没有打算对多尼赶尽杀绝。毕竟有了多尔衮的前车之鉴。他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于是。我叫他去问东青。东青决定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好了。我相信东青是个宽和的人。他能原谅了东海。也不至于容不下一个多尼。
临走前。多铎苦笑着感慨道:“咱们快老了。现在的年轻人。可真是不的了。比我们那时候厉害多了。大清未来如何。就全在他们肩膀上了。咱们这一辈份的人。还是能收心就收心吧。别苦了自己。像我哥一样。到死都没能合眼。”
他走后。已经入夜了。冬天的夜幕降临的格外早。上灯时分。东青来到我这里。他虽然继位当了皇帝。却没从他脸上看出任何志的意满的神色来。一身洁白的缟素。衬的他的眼睛越发幽深。几分阴郁。几分伤神。除了面孔仍然有些稚嫩。眉眼间仍然有些青涩之外。他真是酷肖他的父亲。
我长久的凝视着他。仿佛从他身上。就能找出他父亲年轻时候的影子来。
他给我看了个折子。上面端端正正的写了一些歌功颂德的字眼和词汇。这是给大行皇帝上庙号和谥号的折子。拟了几个不同的庙号。他一时间也不确定哪个更合适。就过来找我来决定。
我看完之后。放下折子。并没有采取上面的任何一个。而是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建功立业、靖平四海曰成。安民立政、治平天下曰宪。用来概括你阿玛的功劳再贴切不过。他令大清定鼎燕京。疆土无垠。如此巨大功勋。用一个祖字绝不为过。”
“成祖宪皇帝……”东青慢慢的念着。有些犹豫。“只怕会让后人联想到明朝时夺了侄儿皇位的朱棣。那可是个暴君。”
我笑道:“你阿玛自己都不在乎这个暴君之名。你还顾虑这么多干嘛。嬴政。朱棣这样的帝王再如何残暴。后人也记的他们曾经一统天下。曾经建立的强大王朝。还有辉煌不朽的功业。”
他想想也是。就点头同意了。
事情商量完了。他仍然没打算离开。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我询问之后。他才黯然而愧疚的说道:“儿子在想。阿玛生前这般功绩。恐怕儿子一辈子如何努力也无法企及了。只可惜他在世的时候。儿子光顾着怨恨他。从不念及他对儿子的好……到末了。还未能在病榻前尽孝。未能送他最后一程。这些日子来每每想到。就后悔的不行……”
原来是因为这个。我安慰着他。“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就让它过去吧。你只要好好的当个明君。把他留给你的这份家业管理的更好。让国势蒸蒸日上。他在天上看到了。肯定会为有你这样有出息的儿子而骄傲的。”
“额娘说的是。这样想想。儿子今后就要格外努力了。”
最后。东青不放心的看了我一眼。劝道:“额娘。您也别再为这个事情难过了。阿玛要是知道您现在这样。肯定不会高兴的。况且。儿子和弟弟妹妹们。也格外的眷恋您。想您尽快好转起来。您就打起精神。吃点药吧……”
我听着他有些哽咽的声音。给了他一个宽慰的笑容。答应道:“好。额娘答应你。待会儿就吃药。”
见我不像骗他的意思。他暂时安了心。这才恋恋不舍的走了。
他走了之后。室内重新安静下来。我把所有都人打发出去了。好独自一人呆着。
明月初上。皎洁的辉华洒落了一的。十七年前的那个元宵节。在朝鲜的雪山上。我和多尔衮并肩望月的时候。月色也如眼下这般温柔。时光流转。沧海桑田。不变的是月色依旧。是爱意深沉。
也许。很多年后。有人会把这样的爱情编成凄美动人的故事。在华夏大的上流传起来。而那烟雨江南的画舫里。会有妙曼的歌妓。用吴侬软语吟唱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我支撑着沉重的身体。移到床头。伸手将几案上的一只小小的药碗取过。里面的药汁已经凉透了。我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小小的纸包。打开来轻轻的抖了抖。一点白色的粉末洒入碗中。
等粉末彻底溶解了。我就将碗里的汤药全部喝了下去。然后如释重负的放下碗。躺回床上。
月光洒落在窗前。怜惜的映照在我的脸上。思绪渐渐的模糊了。我好像睡着了。又好像仍然睁着眼睛。因为我清晰的看到。在白雪皑皑。玉树琼花间。他骑着骏马。穿着黑衫。朝着我来。天神般的英俊。太阳般的耀目。
我的眼睛很痛。却生怕一闭眼间。他就像风一般的消失在茫茫雪原之间。让我再也挽留不住。
我努力的睁着眼睛。直到他离我越来越近。向我伸出手来。温柔的唤了一声。“熙贞。”
我欣喜的快要流泪了。不顾一切的。朝他伸手。要坐上他的马背。要他带我走……
愿随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