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志所向> 第一章 夜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夜逃(1 / 2)

(本书的背景架构,基本采用隋末唐初,希望大家会喜欢。)

江南的山不见有北方大山的高大雄奇,却多了几分秀气,白云过山,四季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在距离宣城郡不远的一个小山村里,这里的人靠山吃山,虽然不与外界交通往来,不过也避开了战乱的纷扰,这里虽是生活劳苦,但若是怡然自乐的话,倒也胜过那些在战火中流离颠沛中的人好过许多。

“阿爹,我要去投义军。”

老张正蹲着板凳埋头编竹筐,只是略一抬头打量了儿子,又埋下头做活。

张陵见老张不出声,以为是默许了,当下转身进屋拎了包出来,倏地在老张跟前跪下砰砰地磕头。老张停下手中的活计,从竹筐里抽了一根尺许来长竹片,挥起手对着张陵的头猛抽。竹条贴肉的声不住传来,张陵登时被打得鼻青脸肿,但他依然是跪着,不敢用手去遮脸。

老张打得累了,两腿叉起蹲在地上直喘气,许久方指着张陵言道:“不准去。”

张陵扬起头,他此刻神情全不似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他毅然地道:“阿爹,孩儿是真的很想出去见见世面……”

话未说完,老张又拿起竹片劈头往张陵脸上盖来。

黄昏,小山村中处处升起了炊烟,村北里有一座年久失修的关帝庙中。泥塑的关二爷手持青龙偃月刀,左右跟着周仓,关平,虽然漆面上有几处剥落,但形容之间仍是一副威风凛然,一副怒目而视着这万千世界的威仪。张陵拉过关二爷脚下的蒲团,跪坐在上面,接着捂着肿起的脸叹了口气,对他的伙伴李子顺说:“我的包裹被阿爹收了去,铜子衣裳都没有了。”

李子顺是张陵自小的玩伴,长得又高又瘦,他看起来有些少年老成的味道,且是个很有主意的人。他哈地笑了一声,咧嘴大嘴道:“没了就了,我这里有点钱花,足够咱们一路走到宣城。”说完拍拍张陵的肩膀,一副老大的摸样。

“可是?”

李子顺以为张陵反悔,不快地道:“张陵你是我打天下的帮手,可不许退缩。”

张陵听了问:“我是想问到了宣城以后怎么办?”

李子顺挺着胸说:“这你放心,宣城是个大地方,消息灵通,我们到酒肆饭馆打听泥人石义军的下落,再去投奔。”提起泥人石这名字,张陵李子顺两人的眼睛都是一亮,眼中露出崇拜敬佩的神色。泥人石乃是淮北义军的首领,手下十万子弟兵,最重要是为人豪气干云,待兄弟义气深重,部下都肯甘心为他效死,所以引得天下豪杰都归入其麾下。

二人想到泥人石就是天大的困难都不放在眼底,于是约定半夜时分在村东口会合。

回到家,张陵与老张同桌吃饭。张陵的家中采光与通风都不是很好,每逢雨季时屋内都透着一股霉味。这间屋子是他们家祖上传下来的,住过了张家祖祖辈辈好几代人。小时候张陵常问,阿爹,我们家都没出过什么大臣大将的人么?当时张陵的娘亲还没过世,老张的脾气还算好,他将张陵抱在腿上,一起望着远方的大山不说话。

和很多普通而又伟大的父亲一样,老张管教儿子靠得是竹条多一些,懒得废话什么道理,心底却盼望儿子能够成才,所以老张自己再辛苦,却仍供得张陵去乡里念过三年私塾。

张陵点上油灯,照例在小木桌上摆上碗筷,盛上两碗满满的粟米饭后喊:“阿爹,吃饭了。”

老张从里屋走出来,捶胸咳了几声,坐到桌旁手里提起筷子看了一眼张陵肿着的脸,也不说话埋下头扒饭。张陵这一顿饭吃得毫无滋味,不时抬起头看一眼老张,不一会泪水簌簌地落下。

“哭个屁。”老张以为张陵午间的事感到委屈,当下大喝了一声。张陵吓了一跳,忙抹去泪水不敢再看老张,低下头去大口扒饭。老张放下筷子,又指着张陵骂道:“还没丁点大,就学人干将脑袋系在裤腰带这档子事,暴尸荒野无人埋,杀人千万雄中雄,当官的不是好东西,义军里又有几个好货了,安安稳稳在村里虽不至于富贵,却仍有一口饭吃,以后休要再生这个念头。”

张陵决意了当夜逃跑,所以面上也不忤逆父亲,回答说:“是的,我以后再也不生这个念头了。”

老张方才松一口气,朝张陵后脑勺上一拍说:“以后不许兴这念头了,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吃饭。”

半夜村里隐隐传来几声犬吠,张陵轻轻掩上门,回头透过破着的窗户看了在床上熟睡中的老张一眼,口里念叨了几句,这才沿着村里的土路,走到了村东口。

黑灯瞎火中李子顺看来已是等了很久,所以一见到张陵就上前低声骂道:“怎地迟了,这一耽搁少说可以多走十里山路。”

张陵双眼朦胧,显然泪痕未干说:“我想阿爹,娘过世得早,以后就没人照顾他。家里的阿黄,鸡啊,鸭啊,也没有人照顾了。”

李子顺被张陵这么一说,心里也是一酸,他随即转过心事,生怕张陵打退堂鼓,宽慰劝他说:“怕什么,待过了几年,我当了大王,就封你作丞相,到时候衣锦还乡,前前后后千百人的排场,看你阿爹还敢拿竹条打你不?”

张陵被李子顺这么一说,伤情登时少了几分,又想起当初那一番雄心壮志不禁又涌起无限的向往。正当二人准备下山,这时一人从路边道旁窜出,他伸手指着李子顺,张陵二人说:“你们俩打算哪里去?”

张陵,李子顺都是一惊,李子顺定下神见是村长的儿子周书同,他正一脸坏笑看着两人。李子顺见是周书同心登时放下,他与周书同平时交好,也不当心他去告密,于是上前一把拉过周书同问:“你这小子躲在这偷听多久了?”

周书同嘿嘿地笑着说:“刚来不久,你们是不是准备去山外投奔义军?”

李子顺一愣上下打量周书同一番:“这村里大小事可都瞒不过你。”

“多谢夸奖,其实我也没多大本事,只是晚饭前恰好在关帝庙旁偷听到你们说话,于是想和你搭个伙,也不知你们乐意不乐意。”周书同说完从石后掏出个包裹来,显然是早有准备。

“你也去投义军么?”

“不,我去宣城投亲戚,只是爹不肯,我也是瞒着家里溜出来的,只是怕一人上路,拉上你们多少有个照应。”

“成。”李子顺爽快答应了,这周书同县里读过书,也算见过世面。

于是一行三人在夜色中下山,这一带山路都三人走熟了的,即使不上灯也不用当心。张陵跟在李子顺身后,一路上只听尖利地野猫叫不时在耳边响过,间或还有一两声狼嚎令人心寒。也不知走了多久,只见四周的山高低起伏,黑洞洞地看似张牙舞爪的野兽。站在山腹回望,张陵见自己生长的村中,已经有几户要早起做活的人家点上了灯,这天就快要亮了。

枯走了一夜路,三人都出了山,脚下的路也从土路换成了石道。三人都觉得有些疲乏,于是在路旁歇息。李子顺张陵二人盘坐在地就着山泉水吃一点干粮。周书同准备周全,除了薄饼外还备下了几个鸡蛋,客气地招呼了两人一声后就独自一人吃了。

周书同吞下第三个鸡蛋,朝李子顺问:“在关帝庙里听说你要投泥人石的义军,是真的吗?”

李子顺答道:“对,书同,从未听说你在宣城有个亲戚?”

周书同不答反是问张陵:“你也准备一起投泥人石么?”

张陵见周书同独自吃鸡蛋也不分食,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但仍是答道:“子顺是我兄弟,自然要同他在一起。”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