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志所向> 第一章 夜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夜逃(2 / 2)

周书同笑了笑,正要开口说话,这时路旁传来一串清脆的马蹄声,当下闭了口回头张望。张陵头次见到这么多健马,马上清一色皆是男子,一身健装腰间都别着兵器。由于这世道不太平,行商的人走个稍远的路都需雇个保镖,即使没太多钱的,也得自备兵器,这些人不像是商人,那有可能就是贼寇了。

李子顺一使眼色,三人当下都埋下头吃干粮。

马儿驶到张陵面前就倏地停下,只听马一声嘶鸣,张陵头上传来一个粗壮沙哑地声音:“喂,小兄弟到宣城去的路怎么走?”

张陵抬起头,见是一个留着络腮胡的大汉,他高踞马上,眼神直如闪电,盯着张陵的同时右手有意无意地按在腰刀上。张陵不知去宣城的路,一时却不懂得如何回答。这时耳畔有人答道:“这位好汉,顺着这条路左拐就是官道了,官道上直走就是,若是你们马快,午后应该能到宣城。”

这一番回答甚是详细,那大汉转头看去原是一名高瘦的少年,见他的双目一瞬不转地看着自己,丝毫没有怕生畏惧的意思。那大汉点点头说:“多谢这位小兄弟。”说完从袖中掏出了一串铜钱掷给了那高瘦少年。

待大汉一行人走后,周书同对李子顺说:“这些人看起来凶恶得紧,你倒也不惧他们。”

李子顺微微一笑,将钱纳入包裹中,拍了拍张陵肩说:“行了,该上路了。”

这三人继续上路,虽然正逢战乱,但宣城地界还算太平,只是有几股不大的山贼。一路上青山在旁,农人围山垦田,地间正是绿油油的一片,水牛不时牟然而叫,三人见此都是心情大好。农人见了陌生人,也不觉诧异,上前攀谈几句。这一日三人行得都是极快,夜里到了附近镇里寻了一处人家安歇。

次日中午三人已经到了宣城。刚到了城门口,守门的兵士就上前喝道:“站住。”

三人一愣站在吊桥处停下,那兵士左右打量了三人一番,问道:“可有路引?”

三人哪里来得路引,当下周书同干笑一声,将那兵士拉到一边,从袖子掏出一串铜子开口说:“这位兵大哥,你看可否通融一下?”

哪知兵士冷笑一声,从腰间抽出刀来对着周书同。周书同顿时吓得浑身大汗直流,他仓惶地举起手来说:“兵大哥,可是小弟有哪里做得不对的地方?”

“没有路引,又收买官兵,这可是重罪,够守备大人砍你的头了,老实同我进去,你们俩也一同过来。”

眼看三人就要遭牢狱之灾,这时周书同镇定下,沉声说:“兵大哥可近前说几句?”

那兵士本不吃这一套,但周书同凑近低声说了几句,那兵士听了几句似有将信将疑,然后上下打量了周书同一番说:“这么说来,确实如此,你们进去吧。”说完将刀一放,示意放行。

进城后张陵与李子顺都好奇周书同到底对那官兵说了什么,他的老爹不过区区一个村长,这兵士多半不识,但料想周书同也不会告诉他们,二人也不问。待走到城中一个茶馆前,周书同对二人说:“我去城中有些事来办,一会就来,你们先在这茶馆歇息。”说完也不待二人答应,一转身走了。

张陵与李子顺对望一眼,但着急打听义军消息,当下就一起进了茶馆。

宣城守备府。

宣城守备徐德高坐在太师椅上,斜眼打量坐在下首的大汉。徐德陡然将手中的青瓷缠枝茶盅重重往案头上一磕,厉声喝问:“大胆,你到底是何人,遮遮掩掩地不说,好不痛快?”徐德年青时也是统帅过数万大军的人物,现虽雄狮已老,但说起话来自有一股威势。

那大汉不紧不慢地回答:“徐大人,我老猛此来与你交朋友,岂敢有所隐瞒,但眼下人多口杂,有些交心的话恐怕……”

徐德闻言身子微震,他年青时经过不少大风大浪,一双招子又毒又辣,怎地看不出这大汉不是平凡人物。他见这大汉身形容貌,满面虬须,又自称老猛,陡然间想起一个惊天动地的人物来。徐德心中惊呼,此人好生大胆竟敢来到宣城,这惊愕只是一瞬间,徐德面上仍不动声色,心底暗暗盘算,此人是当今天子欲得之心甘的人物,眼下他孤身一人,似可当场擒下,只要能押解至京师,有厚赏不说,加官进爵也不在话下。

这许多念头在徐德脑海中一瞬而过,饶是他久经风雨也不禁有些心颤。徐德冷哼一声,矜持地说:“老夫无事不可对人言,既然你不愿说,我也不相强,请吧。”说完徐德袖袍一拂,起身离座临起身的时袖子却还是轻轻地一抖。侍者见状左右高喊:“送客。”

那大汉仍端坐椅上,大声笑起说道:“徐大人,既已猜到我是何人,想必早清楚此来的用意,我们何不好好坐下一谈?”

徐德双眼微眯,暗叹眼下祸事上门,该逃得终是逃不过。他抬手一挥,登时堂内的下人尽皆退个干净。

徐德背过身,面朝大堂上一幅富贵双全图伸手摩挲一番,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久闻秦三爷一身是胆,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既然来此赴会,想必有所依持,不知眼下我守备府四周伏下多少人马?”

那大汉微微一笑,伸手一拍腰间说道:“不敢,秦某孤身一人前来,刀也未带在身上,何来这许多人马?”

“哦?”徐德显然不信。

“只是令公子今晨到城西一游,身边自也有我的人好生照看着。”

徐德五指紧捏,心中又怒又是担忧,他年已花甲,膝下就只有一个儿子,虽是庶出,但这辈子的指望都搁在他身上。此人看准自己弱点故擒下自己的儿子,这一招实比用千军万马要挟来得有效。

这时正是茶馆生意最好的时候,各张桌子上都挤满的坐客,这样的小茶馆自然也没有十分雅间什么的,所以大家都扯开了嗓子说,张陵一旁桌上还有几个粗人,敞开了衣襟露出胸口几大撮黑毛,两脚搁在桌上在一边谈些风月之事。

李子顺与张陵初来这种龙蛇混杂之地,都大感新鲜,在村中最多只有说书人来时才有这般热闹。大人小孩都围在一堆磕点瓜子,听说书人在那谈古论今,张陵和李子顺二人最爱听的就是猛将骑马打仗的桥段。

两人找了一块空地刚刚坐下,当下茶博士上前问:“两位小客官,请问喝什么茶?”

李子顺不快地说道:“客官即使客官,何必加个小字,难道看我们付不起钱么?”

茶博士笑道:“这是我的不是,看二位面生得很,又是一身风尘仆仆,来宣城作甚么啊?”

李子顺不耐烦地敲敲桌子,说道:“你管我们作甚么?快来壶茶水,几块饼子。”

“是。”茶博士赔笑一声,心里却在暗骂两个穷小子摆什么谱。

茶博士一走,张陵开口说:“子顺,我们带来的铜钱不够,何必来茶馆花钱,这一路寻到义军还不知要什么时候。”两人都是穷苦出身,与大多数村民一样每日都只吃两顿饭,即使这仅有两顿饭,也是农闲时吃稀忙时方才吃干。

李子顺斜看了茶博士一眼,说道:“我就是看不惯那老头一副看不起我们的神情,偏要争这一口气,你不必管。”说完李子顺又一拍包裹说道:“何况昨日那个汉子还赏给了我一串铜钱呢。”

说话间茶博士已将茶水饼子都端上了桌,两人走了半天都是又饥又渴,当下张陵端过茶壶,李子顺抓过饼子。两人又喝又嚼,一副狼吞虎咽的摸样。二人终也没忘了打探义军下落的事,茶馆中都麻衫葛履打扮的人,其中多是本地的市井小民,所以议论得很杂,少有提及义军或者是天下大事,即使有的也是些陈年旧事,或是坐井观天的言语。二人听了半天,也未听出个所以然,却又一时不敢发问。;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