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民国变迁> 第18章 变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变迁(1 / 1)

沈宛昔以为医治好沈若愚那这起事件也就过去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沈宛昔没有想到的是报社会因为沈若愚的事情找上她。

来找沈若愚的叫做汪逐祥,穿着一身西服,留着干练的短寸头,二十来岁的年纪。沈宛昔看到汪逐祥的衣着觉着他和自己一样是个思想较开明的人,因此对他的印象自然好了几分。

在之后的介绍当中,沈宛昔得知汪逐祥同样也留过洋,只不过她自己去的是西洋,而汪逐祥去的是东洋。

两个人做了简短的寒暄之后,汪逐祥便说道:“沈小姐,我这次是慕名而来,我一直都在找像你这样的人。”

“像我这样的人?”沈宛昔有点莫名其妙。

汪逐祥解释道:“沈小姐,我办报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破除迷信,提倡科学。现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破除迷信,提倡科学,我也希望能够尽到我的一份力。可是中华民国的封建思想有几千年历史,想要在短时间内更改这些思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所以我才找到了你。”

“我?我能做什么?”虽然沈宛昔很赞同汪逐祥的想法,可是实在不明白自己能做什么。

“你已经做了,你前不久不是就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破除迷信的事情吗?”

沈宛昔很快想到自己自己去砸那个“秦大仙”的家以及找来西洋医生的事情,“我只不过是不想我弟弟被那个‘秦大仙’害死而已。”

“要让民众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合适的事例,民众是不会轻易更改看法的,我就吃过这方面的亏。”汪逐祥说完这句话之后直摇头,一脸痛惜的样子。

沈宛昔注意到汪逐祥的表情,于是问道:“你遭遇过什么样的事情?”

汪逐祥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前年我路过一个村子,听村子里的人说起一个村里的女人,说她是不祥之人,因为她出生不久后她的父亲过世了,成年嫁人后他的丈夫又过世了,改嫁之后第二任丈夫也过世了。人们从此就说她是克父,克夫,是她害死她的父亲和男人,为此两个婆家先后将她赶出了门,而她的娘家也认为她是不祥之人,因此也不让她进家门。我告诉他们说根本没有克父克夫这么一回事,那只不过是巧合而已,可是那些村民根本就不信,还说什么要是我娶了她之后不死他们就相信没有这么一回事。我不喜欢那个女人,怎么可能娶那个女人呢?就因为我拒绝,酿成了一场惨剧。”

沈宛昔听说到惨剧这两个字立刻变得心惊肉跳,急忙问:“怎么了?”

“由于周围人的嫌弃,那个女人也开始相信是自己害死自己的父亲和两任丈夫,因此心里一直都很自责,又因为周围人的排挤,那个女人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后来就……”汪逐祥拍了拍自己的大腿,一副懊恼的样子,“这件事情之后我就下决心要让人们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反对迷信,于是我就开始办报社,希望可以通过报纸来影响国人,但是空洞的说教没有用,而且封建思想已经在中华民国流传几千年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改变人们的观点的,所以我才找到了你,就是希望通过你的事例来告诉人们要相信科学,破处迷信。不知沈小姐可否愿意帮忙?”

“当然愿意。”沈宛昔感觉找到了知音,所以迫不及待的答道,“这也是我一直想要做的。”

汪逐祥用沈宛昔找西洋医生救治沈若愚的事情写了很长的专题报道,写完之后便拿着最新的报纸到沈家大宅问沈宛昔的意见。

沈宛昔看了报道之后倒是没提什么意见,倒是对于报纸上面的另外一个板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个板块讲述的是提倡白话文运动。沈宛昔指着那个板块对汪逐祥说道:“你写的报道和我以往的见到的国内的文章有所不同,你写文章一直都是用这样的文体吗?”

汪逐祥饶有兴趣的看着沈宛昔说道:“你也对这方面感兴趣吗?你不是教英文的吗?”

“我觉着你的文章通熟易懂,只要是识字的人,一看就知道你写的是什么,却和过往的人写的文章差别很大。”沈宛昔说出了她为什么好奇的原因。

“我这叫鼓励使用白话文,”汪逐祥解释道,“现在国内很多的有识之士都在宣传使用白话文,比如胡适蔡元培先生,鲁迅先生,还有胡适先生等等,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种,我也渴望能够在这方面尽到一点自己的力量,所以我摒弃原有的写作习惯,坚持用白话文写文章。”

“这样真是太好了。”

“好,”汪逐祥听沈宛昔夸自己很是兴奋,“你倒是说说,这有什么好。”

“就像我刚刚说的,好就好在只要是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只认识一些简单汉字的人看了你写的文章也能够明白你再说什么。”沈宛昔说着说着似乎想到了什么,“我去了英国学会了使用英语才明白英国大多数人写文章都是写的类似于你说的白话文这样的通俗易懂的文章。英文写作也会有它的规则,比如说英文诗会像中文诗一样要求讲究押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更是有其独特的结构,但是更多的英文作者在创作时使用的都是通俗易懂的言语,只有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够被更广泛的接受。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便觉着国内的教育有些畸形了,很多人写出来的文章只有接受过古文训练的人才能看懂,这样很不利于文字的推广。”

“想不到你虽然教的是英文,但是却对白话文的推广有如此见地。”汪逐祥一边说还一边向沈宛昔竖起大拇指。

沈宛昔则是问道:“你的报社里有多余的报纸吗?”

“多余的报纸?”汪逐祥猜不透沈宛昔想什么。

“我在想如果有多余的报纸,那就让我把那些报纸带到学堂,让学生传阅,这样岂不是有利于你推广白话文运动的初衷。”

“你能这样做真是太好了,”汪逐祥脸上的兴奋显而易见,“现在很多人还对白话文持有反对和怀疑的态度,如果你能够让学生们先接受白话文,那对于白话文的推广可是帮了大忙啊。”

自从沈宛昔决定帮助汪逐祥推广白话文运动后,她就经常拿着一些汪逐祥写的白话文的文章让学生传阅,这引起了学堂里很多年龄大的教员的反感,决定找机会阻止沈宛昔这样做,甚至将她赶出学堂。沈宛昔对这些全然不觉,但是这件事却传到了楚涵的耳朵里。

楚涵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沈宛昔问道:“我听楚楚说你把弘扬新文化运动的报纸给学生传阅,有这么一回事吗?”

自从上次因为不了解情况被赶出学堂后沈宛昔也变得敏感起来,她知道如果没什么情况楚涵是不会特地来找自己谈这件事情的,于是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妥吗?”

楚涵并没有回答沈宛昔的问题,而是问道:“你觉着新文化比中华民国原有的文化好吗?”

“那倒也不一定,不过我觉着旧有的文化里面有很多的弊病,比如说学生们现在学习的书本,上面都是文言文,这些文言文和我们日常所讲的话有很大差别,无论是读起来还是听起来都让人很不舒服。可是白话文就不一样了,它和我们日常所讲的话没有区别,无论是谁一听就能够明白。”说道新文化运动,沈宛昔就说出了她让学生们报纸的初衷。

“你有没有想过,学堂里很多的教员一辈子都是教古文的,你现在这样做,不是等于扇他们的脸吗?”

“那也不能因为他们这一些人就让更多的学生继续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啊,难道说要让现在的学生像他们一样张口闭口都是‘子曰’和‘之乎者也’吗?”沈宛昔说着说着就又变的激动起来,但这一次她意识到自己的冲动了,所以很快又改用平缓的语气说道,“如果知道这样不好,现在不改变,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改变呢?”

“你就不怕再被赶出学堂吗?”

“我只不过是想要让更通俗的语言出现在书本当中,这样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吗?”沈宛昔听到要被赶出学堂当真有点迟疑了,这份工作是她喜欢的,这份工作让她觉着有意义,她不想失去这份工作。

楚涵分析道:“学堂里的很多老教员都是从大清朝时期过来的文人,他们思想中还带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他们一直都以识文断字为豪,可是这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倡的白话文运动却会让他们以后说话写文章和普通的贩夫走卒没有什么区别,你说他们心里会乐意吗?”

沈宛昔原本还带有那么一点恐惧,但是听了楚涵的话后立刻说道:“既然这样,那我更要坚持我的做法了。”

“为什么?”楚涵当真觉着自己看不懂沈宛昔。

“我就是想要告诉他们人人都是平等的,读书人,贩夫走卒,并没有什么上等人下等人之分,识的几句古文并没有什么高贵。”沈宛昔忽然对楚涵来找她这件事的初衷起疑,“你来是想劝我不要再让学生传阅那些白话文书写的报纸吗?”

“是不是在你心里我一直都是古板保守,不知变通的形象,没有办法接受新事物?”

“难道不是吗?”沈宛昔的语气已经变了,她想通过自己语气的变化告诉楚涵,如果楚涵是想让她改变现在的做法,那就没必要了。他相信以楚涵的聪明才智能够理解她的意思。

楚涵笑了笑说道:“我来就是想告诉你,这一次我会坚定的站在你这一边,因为我觉着你的做法很正确,是要让中华民国的年青一代人接受新文化的教育了。”

“这是真的吗?”沈宛昔觉着楚涵找他谈这件事情是为了阻止她,所以刚开始还带有那么一点敌意,如今这突然的反转倒是让她难以适应了。

“其实之前我读过胡适先生的文章,我觉着他提倡的文学改良运动很有见地,我一直都很想作为他的追随者,推行他的想法。但是学堂里的很多人都是我的师长,教过我读书,如果我提出违背他们思想的内容,肯定要被他们认为大逆不道,因此我一直是畏畏缩缩,踟蹰不前。但是这一次既然你已经做了,那我就表明我的态度好了。”楚汉说完这些之后忽然笑了笑,“说起来让你一个女人最先勇敢的站出来,我都觉着有点不好意思。”

“是不是学堂里的老教员对我有什么意见?要把我赶出学堂,所以你才会站出来支持我?”沈宛昔虽然高兴,但是还没有失去理智,还是能够从楚涵的话里面听出一点别样的味道。

到了这个时候楚涵也觉着没有必要瞒着了,于是说道:“学堂里的老教员确实有这个打算,不过你不用担心,这一次我一定会站在你这边,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他们把你干出学堂。”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