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梦幻界之妖艳江湖> 第一三四章 才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三四章 才女(1 / 2)



琵琶仙子静静的躺在床上,久久不见百眼魔君回房(他此时正遭受月魔的蹂躏),一时心烦意乱,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前世……

无奈的人生……今生她宁愿在梦幻界做妖怪,也不想再做人!

(备注:关于多情才女鱼玄机的一生,摘自车水的《中国历代名女》,小有改动。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151+看书网鱼玄机是我比较欣赏和喜欢的女诗人,因此在这里穿插她的故事……我承认,其实也是在凑字数)

琵琶仙子的前世,是女诗人鱼玄机,并不属于梦幻界,而是来自异空间……

大唐盛世,诗才辈出,不但须眉称雄,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鱼玄机就是其中留传佳作甚多的一位。这位美丽多情的才女,也曾得到多情公子的轻怜蜜爱。

谁料世事沧桑,命运又把她塑造成一个放荡纵情的女道士,最终为争风吃醋而杀死自己的侍婢,自己也走向刑场,空留下无限的叹息。

鱼玄机,原名幼薇,字慧兰,唐武宗会昌二年,生于长安城郊一位落拓士人之家。鱼父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只好把满腔心血都倾注到独生女儿鱼幼薇身上,对她刻意调教。

小幼薇在父亲的栽培下,五岁便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七岁开始学习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

鱼幼薇的才华,引起当时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温庭筠的关注,于是在暮春的一个午后,专程慕名寻访鱼幼薇。在平康里附近的一所破旧的小院中,找到了鱼家。

平康里位于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娼妓云集之地,因这时鱼父已经谢世,鱼家母女只能住在这里,靠着给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勉强维持生活。

就在低矮阴暗的鱼家院落中,温庭筠见到了这位女诗童。鱼幼薇虽然还不满十三岁,但生得活泼灵秀,纤眉大眼,肌肤白嫩,俨然一派小美人风韵。

温庭筠深感这小姑娘生活的环境与她的天资是多么不相称,不由得油然而生怜爱之情。

温庭筠委婉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看是否名过其实。小幼薇显得落落大方,毫无拘束为难的模样。

她请客人入座后,站在一旁,扑闪着大眼睛,静待这位久闻大名的大诗人出题。

温庭筠想起来时路上,正遇柳絮飞舞,拂人面颊之景,于是写下了‘江边柳’三字为题。

鱼幼薇以手托腮,略作沉思,一会儿,便在一张花笺上飞快地写下一首诗,双手捧给温庭筠评阅,诗是这样写的: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反复吟读着诗句,觉得不论是遣词用语,平仄阴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这样的诗瞬间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不能不让这位才华卓绝的大诗人叹服。

从此,温庭筠经常出入鱼家,为小幼薇指点诗作,似乎成为了她的老师,不仅不收学费,反而不时的帮衬着鱼家。他与幼薇的关系,既像师生,又像父女、朋友。

不久之后,温庭筠离开长安,远去了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

秋凉叶落时节,鱼幼薇思念远方的故人,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

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飞卿是温庭筠的字,他才情非凡,面貌却奇丑,时人因称之‘温钟馗’。

也许是年龄相差悬殊,也许是自惭形秽,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怜爱,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不敢再向前跨越上步。

而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早已把一颗春心暗系在老师身上,温庭筠离开后,她第一次借诗句遮遮掩掩吐露了自己寂寞相思的心声。

不见雁传回音,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诗: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