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诉,心明如镜的温庭筠,哪能不解她的心思?
倘若他报以柔情万种的诗句,鱼幼薇也许就成了温夫人,但他思前想后,仍抱定以前的原则,不敢跨出那神圣的一步。
唐懿宗咸通元年,温庭筠回到长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际,在仕途上找到新的发展。两年多不见,鱼幼薇已是婷婷玉立、明艳照人的及笄少女。
两人依旧以师生关系来往。一日无事,两人相偕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土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
他们春风满面,意气风发,令一旁的鱼幼薇羡慕不已。
待他们题完后,鱼幼薇也满怀感慨的悄悄题下一首七绝:
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这首诗前两句气势雄浑,势吞山河,正抒发了她满怀的雄才大志;后两句笔锋一转,却恨自己生为女儿身,空有满腹才情,却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只有无奈空羡!
几天之后,初到长安的贵公子李亿,游览崇贞观时,无意中读到鱼幼薇留下的诗,心中大为仰慕,只想一睹这位题诗奇女子的风采。
可惜李亿这次来京,是为了出任因祖荫而荣获的左补阙官职,忙于官场应酬,一时无暇去打听鱼幼薇的情况,只是在心中记住了这个名字。
就任后,李亿这位来自江陵的名门之后,开始拜访京城的亲朋故旧。
温庭筠在襄阳刺史幕中,曾与李亿有一段文字交往,因而李亿也来到温庭筠家中。在温家的书桌上,一幅字迹娟秀的诗笺,令李亿眼睛一亮。这是一首抒情六言诗: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明月;邻楼新妆侍夜,闺中含情脉脉。
芙蓉花下鱼戏,带来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诗句清丽明快,诗中人儿幽情缠绵,使得李亿为之怦然心动。待他问明诗作者,原来就是那个题诗崇贞观的奇女子鱼幼薇,心中更加激动。
温庭筠把李亿微妙的神态看在眼里,暗中已猜中他的心思。
他想:李亿年方二十二,已官至左补阙,可谓前途无量;而他人又生得端正健壮,性情温和,与鱼幼薇还真是天设地造的一对。
于是,好心的温庭筠,出于对鱼幼薇前途的考虑,为他们从中撮合。
李亿与鱼幼薇当然是一见钟情,在长安繁花如锦的阳春三月,一乘花轿就把盛妆艳饰的鱼幼薇,迎进李亿为她在林亭置下的一栋精细别墅中。
林亭位于长安城西十余里,依山傍水,林木茂密,鸟语花香,是长安富家人喜爱的一个别墅区。在这里,金童玉女似的李亿与鱼幼薇,男欢女爱,度过一段令人心醉的美好时光。
在江陵,李亿还有一个原配夫人裴氏,见丈夫去京多时,仍不来接自己,于是三天两头的来信催促。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李亿只好亲自东下接眷。
李亿有妻,鱼幼薇早已知道,接她来京也是情理中事。鱼幼薇通情达理的送别李郎,并牵肠挂肚的写了一首《江陵愁望寄子安》的诗,诗云:
枫叶千技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子安是李亿的字,那时从长安至江陵,往返一趟大约需两个月时间。而李亿此次又是出仕后首次回家,必然有一番会亲宴客,上坟祭祖的活动,又耽搁几个月。
鱼幼薇独守空房,从红枫秋月,一直等到春花渐落,才见良人携妻来到长安。
尽管一路上李亿赔尽了小心,劝导妻子裴氏接受他的偏房鱼幼薇,可这位出身名门、心高气傲的裴氏,始终不肯点头。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