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前辈是何人,为何来到这两军交战的阵前?”张天浩拱手一礼,沉声问道。
“阁下,毋用多问,你能胜得了老夫,自然知道。”素衣老者冷冷地,沉声说道。
张天浩见此,心知眼前的素衣老者,定是隐于世外的高人,自己多说无益。便一点头道:“也罢,就让在下,接前辈几招试试!”说着,他一分双掌,右手一翻,向当前的素衣老者拍去。
这张天浩的掌力,得自于玄乙道人的地幽阴功,掌力无声无息。那素衣老者一见,脸色一变,赶紧右掌微抬,推出一掌,掌力带着轻啸,向张天浩的掌力迎去。
两人掌力一接,但听哗一声闷响,四下空气,为之一紧。
张天浩上身一震,不由后退半步。那位素衣老者,也是全身一颤,却并未后退。很显然素衣老者的武功,要略胜于张天浩一筹。
素衣老者用有些古怪的眼神,看了张天浩一眼,暗道:此人这是什么武功,竟能接得住老夫,以六十余年功力的幽冥地煞一掌。不由他,不另眼相看。
张天浩接下了当前素衣老者一掌,才知这位老者的武功之高,较自己的师父玄乙道人也不相上下。他心中大惊,暗道:不知这些鞑靼人,如何能找到这些世外高人,来此相助。
是以,他并未再行出手,却沉声道:“以前辈的武功,当为世外高人,却为何来此,要管这些俗事。”
“你小子说得好!这大明朝占据了中原天下,我们大元却退到如此荒漠之中,还要受此追杀。老夫等人是不得已,只能出手相助了。”素衣老者冷声说道。
“听前辈的口气,前辈难道是也大元之人?”张天浩故意问道。
“你小子怎么这么多废话!我等交手,但问武功高低,何需刨根问底!”素衣老者怒声道。
“以前辈的武功,出手来对付这些普通的军士,前辈难道不怕多造杀孽吗?”张天浩诘声又道。
“嘿,嘿,这个你小子放心。对付那些一般的军士,老夫等人还不屑于出手,不过像你们这些当官的,便又在其外。只要老夫等人抓住了大明皇帝,那时,便可大功告成了!”素衣老者冷笑一声,道。
“哼!前辈以为,这大明皇帝就如此好抓吗?”张天浩也冷笑道。
“以你小子的武功,还接不住我们当中任何一人的五十招,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素衣老者不以为然道。
“好!那在下就看看,前辈的武功,究有多高!”张天浩说着,转臂一撤,拨出身上长剑,振腕一抖,向素衣老者“唰”一声刺出。
素衣老者一见,口中一声:“不坏!”随即将身一侧,右掌向张天浩刺来的剑身一拍,张天浩手中长剑,便锋刺偏,他暗惊老者的功力深厚,便又剑锋横扫,逼那素衣老者,飞身弹起。
张天浩见此,便剑身一挺,迎着老者弹在空中的身势,接连点出数剑。
那素衣老者,这下大怒,口中喝道:“老夫惜才,才对你小子,打个让手。也罢,就让你看看,这天下,什么叫‘天外有天’!”话声甫落,素衣老者两手一错,右手三指一扣,对着张三浩点出的剑锋,凌空一抓。
张天浩顿感觉自己的剑身嗡声一响,不得不急挫身子,撤了剑招,退后一丈。他略停一身,便又将长剑一旋,脚下配合剑招,踏出一种玄步,再向素衣老者攻到。
那素衣老者有些不耐烦了,也不再顾什么,左手一长,也向张天浩攻出,右掌一拍,一道劲力向张天浩拍来。
张天浩右手持剑,只得左手立掌连推,才堪堪接住了老者的攻势。这时素衣老者每出一式,即带出轻啸劲力,而张天浩每走出一剑,也是哧哧作响。两人一来一往,在两军阵前,竟激斗起来。
这高手交战,虽则场中之人,是惊险万分。但在旁人不喑其道者,却看不出什么激烈之处。所以这令两边的军士,看得有些莫名其妙的。
可是,石公公立身在张天浩身后数丈,却看得心中惊骇不已,他暗赞这位素衣老者,功力深厚,也佩服张大人,武功之高,当不再自己之下。
两人走过三十余招后,素衣老者的功力,到底要胜过张天浩许多,渐渐地素衣老者的掌法,已将张天浩右手的长剑克制住了。
张天浩知道自己的形势越来越危急,不由得也是急切变招,不想长剑为对方掌力所控制,走势竟缓慢下来。为此,他虽再苦撑了十余招,一个闪身不及,竟为素衣老者的掌风扫在左肩上,他的左臂顿时下垂,再难以动弹了。
这时石公公一看,便飞身一跃,从侧向素衣老者攻出一招,张天浩才借机退身,这时,敌军阵前的另几位老者,竟一齐飞身,向张天浩和石公公扑来。
石公公正要迎敌,张天浩急声叫道:“石公公快退,回去保护皇上要紧!”
石公公一听,便明白了张天浩之意,他闪身跃至张天浩身前,将手一带张天浩,两人越空跃起,急向大明军阵中飞驰而来。背后的几位老者却也不停身,尽展轻功,跟在他们身后数丈,追击而至。
徐成杰见此,只得对弓箭手下令,从两侧对几位素衣老者人放箭。那几位老者,虽然被如雨之箭一滞,身势慢了下来,但几人却不停地以手拨箭,继续追来。
这时,张天浩与石公公退到了皇上身边,急令锦衣卫士和大内高手,列成阵势,挡在皇上身前,保护皇上。
刚布置好阵势,不想那五六位素衣老者,竟已冲过明军数千弓箭手的箭阵,围到了离皇上二十丈远处。石公公一见,便急忙分出二十多位锦衣卫士和大内高手,上前将几人挡住。自己和张天浩及余下人,则一齐挺身挡身在皇上的身前。
这时,阵前敌军也开始冲击,徐成杰只得指挥军士与敌军交战,便不能再顾大军阵后了。
这五六位素衣老者,被二十几位锦衣卫士和大内高手挡住,也一时再扑不到皇上身前。几人见此,便一齐出手,与对大明的锦衣卫士和大内高手们,拚斗在一起,这些锦衣卫士和大内高手,已得石公公之令,便纷纷三、四人联手合力,才能抵住一位素衣老者。
虽然这些锦衣卫士和大内高手的武功,都很不错,但万不是这几位素衣老者的对手。激斗之中,不时有人中招,受伤或死在了几位老者的手下。一俟有伤者退下,立时石公公又派出一人接上。
双方相拚了近一个时辰,几位素衣老者被二十多位锦衣卫士和大内高手死死缠住,虽然伤了十余人,震毙数人,但仍未能冲到大明皇帝的身边。
这时,鞑靼军阵前鸣起收兵号角,几位老者见此,只得一齐飞身退走。
这时,徐成杰所率的大军与敌军交手后,也是双方各自收兵回营。
经此一战,敌军在几位素衣老者的支持下,因明军有所顾忌,敌军取得了小胜,徐成杰的大军,损失不少。
众人护着皇上退入大军之中,徐成杰为防这些高手,突然偷袭,便在皇上的大帐外围,布置了近千名弓箭手。石公公和张天浩两人,也将锦衣卫士和大内高手,全部调到了皇上大帐的外面,专门保护皇上,以防几位老者突袭。
这时,扫北将军王朋也派人来报,今日后军也如前军一般,为几位素衣老者所制,死伤较前军为甚。后军中因无锦衣卫和大内卫士,这样的武功高手,为挡住几人,仅偏将便死伤了七八位,军士死伤了万余人。
皇上在看望了受伤的士兵和那些锦衣卫士、大内高手后,便将众将召到帐中商议。
皇上亲见今日阵前之势,又听张天浩回来,细说与素衣老者交手后的情形,现又得到后军王朋将军来报,才知大势十分危急。要对付鞑靼和瓦剌大军,还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要对付这些武林高手,却是一件十分棘手的难事。
随大军而来的,要以石公公和张天浩两人的武功最高,随后是锦衣卫士和大内高手,可与今日这些素衣老者相较,仍难是其敌手。各位带兵将军,也是长于马步功夫,在两军交战中,与敌军对阵当没有问题。可是要对付这些武林高手,那只是白白送死的。
这些素衣老者,几乎个俱刀箭不入,虽有千军万马,却不能挡得住他们。
“今日一战,如此下来,我军危急。各位爱卿,可有何良策应对?”皇上思虑良久,才对帐中众人问道。
“回皇上话,依末将看,目前我军为鞑靼、瓦剌两国大军所围,虽一时不致有败。但敌军阵中的这十余位武林高手,我军是万难以应付。需派人击败这些武林高手,我军才能突破包围,否则,时日一久,寒冬来临,我军定然危急。”徐成杰说道。
“徐将军所言甚是!以微臣看,我军被围在如此狭小之地,当务之计,是要严防那些高手偷袭,恐有危皇上安危。因此,微臣建议,请皇上下旨,将我军中,武功高强者全部调来,加强中军大帐的保护。以防那些老家伙的突然袭击。”石公公说道。
“依末将看,明日我军可集中大军,力争一战击破敌军包围,便可护送皇上脱离此地。”抚北将军郑亨说道。
“张爱卿,依你看呢?”皇上见张天浩静默一旁,便转首向他问道。
张天浩今日阵前,虽为素衣老者掌风扫中,经过医治,现已无碍,他正在暗思,见皇上问自己,便拱手施礼,言道:“请皇上,恕臣无罪!”
“朕在问爱卿,有何良策?爱卿何罪之有!”皇上这时和颜道。
“回皇上话,以微臣之见,目下我大军不宜与敌人硬拚。否则,徒增军士伤亡。”张天浩想了一下,赶紧说道:“这十余位素衣老者,好似前朝余孽,今日阵前,他们已与微臣明言,他们的目标就是皇上。因此,只要我们能将这些素衣老者击败,便可无虑了。”
说此,张天浩稍停,又接着道:“不是微臣长他人志气,这些素衣老者的武功,非微臣和各位大将军所能敌。在他们手下,以微臣和石公公两人的武功,均难以走过五十招。可是目前,我军中再无他人,需得有中原武林中的武林高手来此,才可应对之。”
“微臣看来,这次鞑靼、瓦剌两国,倾两国之兵而来,他们一定另有目的,而决非一般的骚扰。不是微臣胆小,而是敌军确实势大,我军万不可妄动,以枉增死伤。微臣以为,请皇上赶紧下两道旨意,一方面给朝中皇太子,请再派速派援军二十万人,可兵出新疆哲金,以为策应。另一方面给中原武林各派,请他们派出高手,来此相助,我军或许才有胜算。”
听了张天浩之言,皇上沉思一阵,才点头道:“爱卿所言,甚合朕意。这传旨朝中太子,应无问题,可是中原武林,一向不参与朝廷政事。况且,我朝太祖时,曾蒙武林各派援手,才得以赶走元人。只是后来,太祖猜疑太过甚,却将那些功臣尽行杀戮。所以,朕倒是有些担心,中原武林的各派,会不会应朕之诏。”
“请皇上毋需多虑,这中原武林之中,正义之士甚多。太祖如此处之,自有太祖的道理,微臣不便平说。但微臣相信,吾皇仁义,自会善待于他们。况且,朝廷兴亡,关系天下,中原武林,断不会置之不顾。皇上,可还记得几年前,永乐公主为倭人所劫持一事。”张天浩委婉说道。
“张爱卿所言甚是!朕便即刻下旨,只是这送给中原武林各派的旨意,又当送往何处?”皇上又问道。
“这中原武林各派,自古便以少林、武当两派,为武林的泰山北斗。我们可将皇上的圣旨,直接送到少林寺掌门方丈手中。以微臣看,这少林寺众僧,素来忠君报国,必当会施以援手。”张天浩考虑再三后,便道。
是夜,张天浩和石公公在大军中,挑出十位有些武功的军士,又派了三位大内高手相随。十几人带了皇上的两道圣旨,准备出发返回中原。临行前,张天浩又亲自作了交待。然后,由后军王朋将军,派出万余军士,乘夜突然向瓦剌大军的营地冲去。
瓦剌大军见明军深夜来袭,不明真像,那些素衣老者,也不能四下守着。于是,瓦剌统领便派出一队军士相迎,两军混战一阵,那十位军士和三位大内卫士,便在混战中乘机脱开大军,向中原方向飞驰而去。
以后数日,鞑靼和瓦剌两国大军,只是将明军团团围住,那些素衣老者,曾又两次冲进明军大营,但都被弓箭手所阻。
加之,张天浩和石公公两人,率领锦衣卫士和大内高手,虽然死伤了数十人,但总算保证了皇上的安全。
这鞑靼和瓦剌两国统领,见明军防范甚严,便令大军不得轻易出战,想待明军粮草耗尽,再一鼓作气,将其歼灭。那些素衣老者,也只是不时冲击一下大明军营,让明军不能很好休整,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看看天时即将转凉,这鞑靼和瓦剌两国,都在等待严冬的早日来临,以便能大败明军。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