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做梦一样,李云飞心中清醒,却情愿迷糊。
凭借着可怜的历史知识,李云飞很清楚他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虽然不知道明朝灭亡具体是哪一年,但崇祯这个最终吊死在煤山上的倒楣蛋,迟早要把他的江山拱手送人,还连累了全国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百姓在他的任上命丧黄泉。
也就是说,全国一百个人里面,至少有八十个要给他陪葬,这手笔也实在大得吓人了。尤其是北方,几乎超过了九成的百姓死在这场长达二十年的动乱中。
陕西八年大旱,流寇遍地,十室九空,李云飞在这个时候来到这个世上,岂能不伤心欲绝?
然而,哀怨、愤恨,对于改变现状毫无意义。
“既然贼老天让我再活一次,我就不信还真会活活饿死!怎么说我也多了几百年的见识,就算不能改变历史,自己的命运总能够把握吧?不管怎么样的困难,我总要好好的活下去才对!”李云飞如是想着。
在这个陌生而且艰难的世界,要想生存下去,首先必须适应生存的环境。
这可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
最广大的人群每天挣扎于死亡线上,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拿走自己最后一颗赖以活命的粮食,任由别人拿起屠刀,将自己象牛羊一样宰杀。偶尔有人想反抗,也不过是在其他人身上再加了一把带血的屠刀而已。
如今活跃在陕西境内的这些所谓义军,其实就是流寇,祸害的对象,还不是普通的民众和弱势的商人?百姓如同鱼肉,流寇来了杀一批,抢一批;官军来了又杀一批,抢一批。如此几轮下来,把人杀得差不多的时候,拍屁股一走,国家也就差不多亡了。
人与人之间,官与匪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每天都在争斗、砍杀。
可是李云飞也知道,大家争斗、砍杀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有一口饭吃,能够活下去。在这里,人命的价值,并不比一碗米饭贵多少!
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改变这种现实。要不然,总有一天,不是成为别人的刀下鬼,就是成为别人的窝中肉。
李云飞想到自己以前看过的那些网络。别人穿越不是回到明朝做王爷,就是跑到唐朝当皇帝,虎躯一震,群雄归附。
要不然就是特种部队的出身,机械博士毕业,有过目不忘的能力,画几张图纸,练几炉钢铁,就天下在手,美女我有。
最次的也能做个富家子,衣食无忧,搞搞发明,泡泡美女,日子过得多潇洒啊!
再看看自己,这凄凄惶惶半死不活的样子,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真是说起来要多伤心就有多伤心。
就连这具身体,都不知道长成什么模样。虽然自己看不到脸,但从身子、手脚上怎么看都是个粗鲁汉子的样子,估计和玉树临风、风度翩翩这样的形容词无论如何也挨不上边。
早知这样,还逞什么能,去学人家做什么英雄救美啊!
黑子还在床前痛骂崇祯皇帝,似乎想把骂人的话变成一把刀子,狠狠地从皇帝的身上剐下几层肉来。
可惜远在紫禁城里的皇帝并不在乎这样的骂声(每天这样的骂声何止千万?),但李云飞再没心情听黑子的数落。
不管怎么说,崇祯皇帝还是有心要做个明君。只是时运不济,他的敌人太多,而且都强大得一塌糊涂。连老天都和他作对,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小冰河期在此时达到了顶点,不但连年干旱,还疫病重生。
严格来说,粮食歉收,百姓挨饿,与崇祯皇帝的关系不大。他的见识,包括他的文武百官,都没有什么办法改变。况且,关外还有一头猛虎盘踞,对中原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扑过来咬上一口。
当然,李云飞无意为冤枉的崇祯皇帝翻案,现在紧要的,是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
“黑子……兄弟,”李云飞小声唤道,尽量将自己的心情调节到平缓的状态,以免语气太激动。
打断了黑子滔滔不绝的咒骂,等黑子终于把注意力投向自己,才接着道,“我现在头脑混乱,这样躺着也闷得慌,你能不能把这些天发生的事情都和我说说?”
黑子叹了口气道:“哥,你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大小姐吩咐人给你熬了粥,都已经冷了,要不我先去端给你吃点吧。”
李云飞也确实感到饿了,但他急于知道自己的事情,坚决地摇摇头道:“还是等一会吧,我现在不饿,你先把最近发生的事情说给我听听。”
黑子拗不过李云飞,沉默了一会,回想这几天发生的事,满脸悲伤地道:“其实这一次的买卖……我们损失太大了!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大多数都没有逃出来。连带着在白於山上的寨子,都被官军抄了。几年的积蓄,兄弟们的家眷都丢在山上,能逃下来的还不到一成……那么多女人孩子都被官军杀的杀,抓的抓了,太狠了!”
说到这里,黑子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找官军咬上两口。停了一下,见李云飞没有做声,又接着道:“很多兄弟红了眼睛,要找官军拼命。只是周将军压着,不让我们回去,说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大伙才忍了下来。周将军说,要带咱们去绥德州,王大当家的在府谷起事,只要找到王嘉胤王大当家的,就再也不怕官军了!听说,王大当家的有好几万人,官军都不敢轻易招惹他们……”
说到这个王大当家,黑子一脸向往的样子。
周将军是什么人,李云飞不知道,也从没有听过在明末的造反派里有过姓周的名人。崇祯皇帝的皇后还是妃子有个姓周的,他倒是知道,但很明显,这个造反头子和皇帝的女人拉不上什么关系。
但对于王嘉胤的大名,李云飞当然不会陌生。这个据说是北方最早举起造反大旗的流寇头子,好象很早就死在了明军的手里,不知现在的情况怎么样,真的如黑子说的那样,官军都不敢轻易招惹吗?
听着黑子一会儿述说,一会儿感叹几句,足有大半个时辰,李云飞终于弄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那个所谓的周将军名叫周大旺,原本是边关明军士兵,听说还是一个把总。
明朝边军本都是精锐,但几百年下来,世袭军职太多,官僚主义严重泛滥。这些年北方寒冷干旱,军户屯田所得连自己的家人都养不活,更不用说还要养活那么多的官员。
朝庭每年的税收基本上都消耗在辽东战场上去了,边军的军饷,不知道被拖欠了多少。将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扣下士兵们的最后一点粮食。
周大旺就是这众多官兵中的一员,也是少有的不依靠关系,以自身能力做到把总职位的士兵之一。
几年前,周大旺因不满上官的贪婪和狠狈为奸,不愿为虎作伥,帮着他们欺压只为一口吃食而卖命的手下。一怒之下,带着手下的百多人落了草,成了大明朝众多逃兵中的一员。
只是逃出来后,一家人就只剩下了兄妹两个。周大旺的妹妹周桂娟,也就是黑子口中的大小姐。
后来,周大旺逃到庆阳境内,在白於山落草,正式做起了土匪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白於山地处太白山南,易守难攻,官府也拿他没有办法。
由于周大旺本身有些武艺,又做了几年军官,不象那些半路出家的农民工土匪,还算有些见识。加上手下的人原本就是三边最精锐的士兵,虽然人少,在绿林中却有不小的名气。官军多次围剿,却奈何他不得,山寨竟被他经营得越来越壮大。
周大旺按大明的军职分封手下,自封为总兵,其下分设参将、游击、千总、把总等职位。当然都是虚职,各人自己招收人马,统领自己的人手。
士兵们本来屯田的农民兵,山寨又没有什么官员要养活,自给自足当然不存在什么问题。只是这两年陕西大旱,官府苛娟杂税又多,很多农民都活不下去了。周大旺名气一大,不断有人拖家带口的过来投靠,很快,山寨就发展到了好几千人。
只是盲目扩张,这么多人骤然增加,吃喝拉撒都要山寨去管。周大旺一个小小的把总,大字不识几个,如何能管得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