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指全身性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改变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骨代谢疾病.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目前在各种常见病是排名第7位。60岁以上的人群为患病重点人群,其中女性高于男性。
怎么知道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呢?看看它的临床症状:腰背疼痛,身高下降明显和驼背,轻微状态下的骨折等。
诊断方法:x光片分析,双能x线骨密度仪,体征和生化检测。
运动是最有效的处方医学指导下因人而异的药物治疗方案:合理选择钙剂;②雌激素替代疗法;③降钙素类;④双膦酸盐;⑤中药。
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的综合疗法:物理治疗(磁疗、水疗、蜡疗、光疗);②运动疗法。
目前,“运动”被认为是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最为有效的手段!
方法一:要全身运动,特别是全身的力量负荷训练。
方法二:增加局部关节的力量负荷,是防止局部骨折的最好方法。
防手腕骨折方法之一:负重腕部练习。
②防大腿骨股骨颈折方法之一:扶椅(或徒手)侧向抬腿。
③防脊柱骨折方法之一:挺拔躯干举物(哑铃等)或坐式推举。
④防脚踝骨折方法之一:提足跟站立。
腿是健康的晴雨表健腿:价值最高的健身运动我们先问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两条腿?
这个问题似乎不是问题。很多人都会说:腿不就是为了站、走、跑用的吗?
没错。但你在使用双腿之时,你还发现了什么?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许多词语,都与两腿健康有关:
我们不舒服时,常会感到“两眼发黑,双腿发软”;
我们着急时,常常会说“两腿肚子转筋”;
我们害怕时,常感觉“两腿不听使唤了”;
我们高兴时,会兴奋地“一蹦三尺高”……
实际上,双腿给我们带来人体中的许多信息,可称为一个人健康的晴雨表。特别是健康上的信息。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对两条腿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它是人体的主要器官,对腿上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往往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一到冬天下雪,中老年女性因滑倒摔伤导致骨折的现象频频发生。究其原因,这是腿力的衰退造成了行动能力下降。许多中老年女性都担心自己的腿脚不灵,往往抱着“不敢动”的心理。结果是越不动越不敢动、越不敢动越不动,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腿部肌肉质量迅速下降,产生肌肉萎缩、肌腱韧带弹性下降等问题,导致腿部骨骼质量下降、关节变硬。女性中很多人都经历过,人一滑倒,往往带来腿部肌肉、肌腱、软组织损伤和骨折等后果。
很多人也没有意识到,固定人体内脏的结缔组织松弛与腿力的消退有关。双腿运动过少,人体内脏器官没有振动的应力刺激,导致固定内脏的结缔组织松弛,这就是在中老年人中胃下垂、子宫脱垂、老年疝气及便秘、肠胃功能紊乱、直肠癌高发的原因。
高发于中老年人群的代谢性疾病也与腿力下降导致肌肉总量减少有关。不运动,肌力便下降,第一后果是人体肌肉总量减少,引起人体能量代谢空间的减少。严格地讲,代谢病的产生与腿力消退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此,扼制腿力的衰退十分重要。在生活和工作中,腿部的一切活动我们都要珍惜,如走、爬山、走楼梯、跑步等,它们腿部健康的关键。
牢记三个50%人体50%的肌肉在双腿上我们双腿的肌肉含量、骨骼重量、血管和神经分布量,几乎占据了人体的一半。所以每一次双腿运动,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的参与量最大,可达到的健身效率最高。“健腿”就是要主动地追求更多的肌肉、神经等参与进来,使它们获得丰富的刺激,产生多层面的锻炼效果。
②人体50%的血液在双腿上除了卧姿,人体血液总量的一半都在下肢。从血液循环的特点上看,静脉血的回心过程依靠肌肉收缩来完成。腿部的每一次运动,都是在有节奏地将血液挤回心脏。所以有人形容腿部的肌肉收缩相当于按摩心脏,称双腿是“人的第二心脏”。一个心脏有问题的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100多次时,会感到非常难受,严重者还会出现晕厥甚至缺血性停跳。但是100次的心跳仅是运动强度的最低限,这时不会出现不适的现象。
③人体50%的经络在双腿上中医认为“气从脚底生”。人体内共有12条经络,其中肝、脾、胆、胃、肾、膀胱经都从腿部经过。因此,积极地进行腿部运动,保持腿部的强劲有力,有着疏通穴道、按摩经络的作用。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