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不管再怎么学习他人,始终要有自己的“思想”
在里面。
当然,这里所指的“思想”
,有些模糊。
解释,也一言两语解释不清,简而言之,就是庖丁解牛**,并不是提倡不需要作者自身的东西。
相反,作者自己的“思想”
,是很重要的,这是再组合这最后一步中最核心的东西。
庖丁解牛**的注意事项:ⅰ参考的范例书,本身要够优秀,否则一切都是沙上建城堡。
整理、分类等全是无用功。
ⅱ参考的范围,至少得有三本书以上,这样解析、再组合才能成立,否则只是对某一本书的简单跟风罢了。
ⅲ也不能一直不停地解析范例书。
孔子在《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我引申一下,收集、解析资料还只是“思”
的范畴,真正的“学习”
,还是不停地写。
或者说,实战仍然是最好的学习。
光收集、分析资料,不实际去写,是“思而不学”
。
光一昧的靠自己的人生阅历、想象力去写,不借鉴他人作品的长处,是“学而不思”
。
(这个引申意,可能有些牵强,但是我想表达的意思,仍然是清晰明确的。
)解析资料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得通过实践来消化、检验,否则只是闭门造车而已。
庖丁解牛**的意义:一个作者自身的人生阅历、想象力,是有极限的。
成功的作者,除了少数的天才(我还没证实过具体有谁),没有不参考、借鉴、分析他人优秀作品的。
其实,在我提出庖丁解牛**-之前,肯定有无数的人想到过这种思路了。
说白了,也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就是借鉴、化用的升级版,仍然是流水线的套路。
流水线的路子出不了真正的大神(流星般的大神是可以凭流水线制造,但是常青树般的大神流水线却制造不出来),所以,我在文章的开头也说,用这个庖丁解牛**,成功了,也只能成为匠。
庖丁解牛**,不仅适用于网络,也适用于传统、散文、诗歌。
当然,cāo作起来,后者的难度,要大得多。
比如诗歌,格律诗的话,得具备最基本的韵脚(新韵、平水韵、词林正韵等)、平仄、对仗等知识,了解凑韵、凑字、重字、重义、重韵等忌讳。
……(2011)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