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燕京往事> 四十三章 委靡风中来探客 中秋节上明敲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三章 委靡风中来探客 中秋节上明敲边(1 / 2)

() 当到了最后一家客栈,听到小二金陵口音的招呼时,恍然发现,我与金陵已告别了十年。

朱棣称病的折子早就递了上去,也得了答复,这次去金陵,明面上用不着出动了。

来金陵的第一个大清早,天还没大亮,我们进了燕王别院,立即关门。

朱元璋赏赐给朱棣养病的药也都是些清火的,让太监给他带了句话:好好养病,别的不要多想。

如此这般,养病也成了变相软禁。既然他出不去,我也懒得出去,整天在别院内呆着,什么罩衣、大衫都统统扔到脑后,梳一只后垂单云髻,除了两粒红宝石耳塞其他首饰都不戴,穿的更加简单,各sè的丝锦长束裙我当成常服在别院里走来走去,这裙子与金陵的流行风尚大相径庭,初穿出来自己看自己都觉得是从南北朝来的奢靡风格。因朱棣笑着点头了,就再没有什么顾及。

一下子感觉进入了一个束缚真空。

已经不属于我们这个年纪的胡闹重新隐藏在表面温和的生活下,书房被我挂满了长至垂地的淡红sè半透窗帘,每当初秋的风经过时,窗帘抚过所有它能经过的地方,包括两个衣衫不整的人。

当然偶尔也看看书。

还是清晨,也不知是人真的老了还是怎么的,现在已经睡不了懒觉。头发用云凤纹金簪盘起,衣着还算是整齐,手撑着下巴,问他:“这些书我都看过了,有没有什么新的?”呆在别院六天后,我连黄历都翻看了。他此刻正穿着粗布长袍,腰间不是金镶玉而是一根不怎么起眼的犀角带,瞟了一眼我手中的书,忍不住笑道:“连黄历都看?就不信我这书房没有你没看过的书!”

见他正要起身,别院的新总管张若海站在外边悄悄咳嗽了声。

这个暧昧的书房显然是不适合谈正经事的,他出去。窗户门都大开着,我看也不看外面的人,握住毛笔开始学写颜体。

不过多会,他回来了。站在我身后看了没多久,道:允文要来。

我顿了下,等他后面的话。

“已经在路上了。”他似乎不太开心。

“还有谁?”我问。

“黄子澄,和几个侍卫,你收拾下,我们一同见他。”

不得不说,朱棣装病有点技术。

他还是那套粗布袍缠犀角带,我穿着对襟常服跟在他身后。他的步频明显比平时要慢。

允文正在前厅里等他,见他来,行了个子侄大礼。

朱棣赶忙去扶,却像是想走快又走不快的样子。见朱棣不适的模样,允文心急,他正待来搀扶朱棣,黄子澄一拉他的袖子。

“听说叔叔身体不适,允文早该来别院探望。今rì才来请叔叔见谅。”允文的脸是有点歪的,额头前凸,鼻梁塌陷,他小的时候我见过,没现在这么别扭。

朱棣轻声道:难为太孙殿下,本王现已无大碍,都是昔年的病根。

随后介绍我,我免不得与允文说说话。

黄子澄此人一直站在允文身后,目光一直停留在朱棣身上,浅棕sè的眼珠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眼光是种奇怪的东西,我现在觉得黄子澄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我身上,于是抬头微笑道:这位大人是?

允文赶忙拉过黄子澄:婶婶,这位是黄子澄黄先生。

朱棣这时咳了几声,马保保赶紧送上一碗药,我接了过来喂他喝下。

黄子澄此时才开口道:燕王安好。娘娘安好。

他说话时,我余光扫到他一直盯着我手中的药碗。我笑道:其实不是什么大病,皇上已经赐了药,这不,服药数天,王爷较之以前好了许多,只是病根难除,还得再修养修养。

允文于是告辞,送走这两尊神,朱棣脸上的病sè一下子就褪了。多了一层杀气。

朱允文走后没多久,宫里来了个五品太监。

他用那yīn柔的嗓子背出圣谕:燕王棣今病已大好,朕心甚慰,着棣携王氏八月十五进宫共度中秋。

简单明了,是朱元璋的一贯作风。

五品的太监打赏是需用的着银子的,张若海捧上一只小托盘,小锭银子在红绒布中闪的太监心花怒放。朱棣亲抬右手将银子放到太监的手中,太监受宠若惊,这点钱他去哪个大臣家都能得着,不过那都是管家什么人给的,亲王亲手给,何曾见过?

朱棣咳嗽两声,看了看我,起身离开。

我笑着迎上那太监:这么热的天,公公不妨休息下再回宫如何?

太监笑道:娘娘厚爱,做奴婢的怎敢不受。只是等会还要去齐王、代王那传谕。

我做了然状。

太监又说:早起按着圣上的口谕,各王的别院奴都去了。周王、岷王、湘王已回京,那都是传好了的。

他说罢,向我望了一眼。

我只朝马保保侧了下脸,他便会意。马保保又给了这太监一银锞子,他千恩万谢的走了。

“这下子倒是一家子齐全了。”我轻声跟朱棣说。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