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辰变> 第一章 封神起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封神起兮(1 / 1)

() 1989年十月初一,寒风张狂着嘴脸呼呼的叫着,一位盲人老乞丐披着儒士大褂,腰间缠着干草绳,脚底蹬着一双黑白分明的鞋沓子,身子一歪倒在干草垛里。满是冻疮裂口的糙手梳理着着自己老伙计的牛毛。面对着眼前一双双灵星眨动,小脸渴望的虾米脸蛋,他虽然看不到,但长满麻子的笑容却驱走了满脸的疲惫和厌倦。他嘴一张,满口的牙酸味在空气中飘荡,小虾米们却耸着鼻子嗅了嗅,而后齐声叫唤道:“爷爷,讲,快讲嘛。”

“好好好,虾米们,这故事是一面旗帜揭开的,是它笑给你们听的,好好听哦。”

寒风尽管凛冽,但老乞丐沉沉的低音踩着云颠的软云儿,舞着飞动的风铃,说着一曲神话:

话说……

中华大地上,原来住着九幽十类。这九幽十类各有旗帜,旌旗翻飞的时候,生存与毁灭开始博弈。也不知过了千年还是万年,更数不清有多少战旗举起又倒下,最后有一面旗帜被遥遥举起,那面旗帜叫做三辰旗。

举起她的所有者叫做人类。

原始世界没有压迫,没有奴役更没有掠夺,唯一的敌人就是生存。所以这面三辰旗也就代表生存的公正不偏。更代表人类的大同愿望。三辰同奏万象大同,这是个不知善恶,只有饥寒的美好世界。

人类有个‘优点’,他抗争的时候理由往往都是最完美的,诸如我要生存,我要平均土地财富,我要为天地正序等等,三辰旗就是最完美理由的化身。可是当人类站立在世界巅峰的时候,那为他们夺取天地的屠刀却张开獠牙想要吞掉人类。这是一个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就这样,人皇原本天天举着个‘三辰旗’招摇过市,大秀皇恩浩荡,而‘兄弟姐妹们’也出来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可是时间一长,他总觉得三辰的光芒遮住了自己的皇威,分掉了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经过系列战争和百般谋划(九九之战),金龙旗一脚将三辰旗踢了下去,他也败了,成王败寇,他必将在历史中担当众口铄金的邪恶领袖。

在历史流动的长河中,下游有一个人间宗教却将‘三辰旗’重新拾起并且绽放光芒,这个人间宗教希望用三辰旗可以压住金龙旗澎湃的强大yù望。但是历史不会自己回顾,他只会蘸着人间新鲜的血泪书写新鲜的史实(不管是真是假),自然而然往rì的历史就成为了神话。

人是很少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当然圣人除外。这个人间宗教自从圣人‘仙游’就只为三辰旗而活,活的忘记了‘自己’是什么,毕竟她是‘人’间宗教嘛,这是可以原谅的。可是好运不长,她走了千年走到了穷途,却又不知道末路在哪里?就好比一个将死之人想知道却怎么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他恐怕会有一个愿望:急死我得了,省的我急死。

举起这面旗帜的就是‘儒教’。

话到这里,这只是一个神话,而且神话的版本是因人而异,上面的版本也许有一部分人特别钟爱,不过下面的版本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似曾相识。

茫茫人间yù梦重,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心窝里一直住着一个妖仙,她以血充饥,以泪解渴。她乖乖地看着你举起屠刀砍下人xìng;她痴痴地望着你张开血口吞下伦理;你能感觉到痛吗?

她媚眼如丝,情意绵绵地与你心中的邪恶缠绵,你却从来没有发现。当死神开始临近,你的冷眼开始收藏人情温暖的时候,她笑仰尘眉……

尘眉傲雪也枉然,四周野兽横行,妖魔无忌。人类怕啊,颤缩缩、冷飕飕的感觉总是让他们抖着满身的麻痱子,然后抬头看着天。

头顶天,脚立地,好一个伟丈夫也!好一个真娘子也!但是双眼迷忽忽的时候就感觉自己被天地死死的挤压,压的自己双眼翻白,口吐白沫。你说这天无界这地无边,天地要这‘活地狱’一样的人间做什么?更可恨的是,自己竟然活在这里,当真是不可饶恕。

所以洪荒人类就开始问道天地,摒弃人xìng,傻乎乎的痴望破凡飞仙。既如此神话诞生:天地人三界分开,可是道途不定以致红尘劫难无尽。

故而神州就有三次封神之战……

第一次封神之战,妖魔退避,天界立,人鹤立于九幽十类之上。

第二次封神之战,天授慈悲,人皇起,蚩尤崩猝于逐鹿之战。

第三次封神之战,借武王伐纣,各道生灵不论生死、不论根xìng,只论机缘,上榜封神。或肉身成圣,或自悟大道,唯有得大机缘者可位列仙班。人终于熬出头了,‘活地狱’也升成了‘天上rén jiān’,这天堂的生活该是多么美好。

但是美好只存在于人们睁眼闭上的刹那,眼一闭又一睁,才感觉浮生若梦。可是不管怎么样,‘人’至少还是当之无愧的智灵之长嘛。

所以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也其乐无穷。就好像一个孩子拿着一把木剑左划划右捣捣。归根结底就是人觉得自己既然站立于天地之间,必然承天意而驭天地。所以这个孩子得道了,就永远也不想长大了,以自己为中心看待身边的一切。每每仰首观天,想要的就是冲开重重云障,看看满天星河为何物?看看天地为何物?可是却往往忘记了看看…‘自己’…为何物?

人的梦想可敬又可怕,其中的力量是有目共睹。揣摩天地,敬畏神明,继而诞生了修仙之梦。

修仙之梦反过来又给人的智慧装上了马达,修道成仙在尘世种下了业种,修仙之途未有定,修仙之果却早已扎根:超脱红尘,与天地同寿。

由此在中土神州就慢慢衍化了三教之谈。话起三教,道教起于老子布道‘无为’。释教源于‘佛学’东渡。而儒教却令人不得不说。

神州自三皇五帝开基业,蒙顶授智。于冥冥中自育为‘宗法之国’,沿袭洪荒尧舜,过武丁的周制礼仪促成了儒教应运而生:孔孟上仰三皇五帝,下探武曲文星。‘仁、礼’之说甚合‘宗法’之本,人间进而独尊儒教宗法。

可是中土人皇大都沉迷天子之权,力求长生不老。儒教虽是神道设教,但求的却是‘终极治世’。既如此人皇唯有求仙于佛道二教,所以或仰仗道丹,或皈依我佛,以求可以与天地同寿,保社稷万年一chūn。可千年已过,因崇道、佞佛而成亡国之君数不胜数,更甚至有些沦为千年笑柄。

中土皇朝未有亘古不亡的,所以儒教暗恼释道二教霍乱朝纲人伦,同时也窥得天道先机。在如此天赐良机之下,儒释道三教斗争愈演愈烈,文争武比旷世不可闻。儒教身为中土教学中流砥柱,那是雄心壮志啊。借论辩之机企图控制佛道二教道统传承,用俗世儒教‘中和之魅’的宗法之术划定二教神佛百阶以达到三教合一。

二教神佛百阶倒是的确按照儒教宗法之术划定了,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是三教合一那肯定是遥遥无期了。

如此情况下,偷鸡不成蚀把米,儒教心中难免有些复杂。一计不行再来一计,大儒仙士向人皇自荐不世圣典《善恶书》,并以‘江湖规矩’为蓝本,糅加禁锢之意,妄图以‘礼’束缚且同化释道二教。由此合天道之助创立了‘云颠之箍’,又名‘重云之障’。

人皇大悦。封神之战的神话慢慢走过了千年,中土宗法之国自己孕育或同化了三教。

于代表天子皇权的金龙旗下,儒释道三教鼎立举旗,分别是儒教三辰旗,释教卍旗与道教太极旗。飞仙战旗飘扬云颠,三教争辩rì久弥新,三旗都是以‘龙旗’为战旗轴心,任尔飞扬濒天,旋冲抵地尽为皇道‘门前狗’。

三面教旗围绕着龙旗呼呼转悠,虽然不知道她们头晕不晕,但中华大地的引擎‘踏踏’响起,民族前进的步伐就是这个引擎带起的。

值人皇求仙《善恶书》,可他久修善身不得途,脑瓜一转,自悟‘伪善即善,善者困仙;真善即恶,恶者飞仙。’索xìng将自己的名字划入‘恶者’之列。不想群雄借‘讨伐昏君’之由并起于五湖四海,进而逐鹿中原。皇道崩猝,朝纲礼崩乐坏,黎民陷于水深火热。

事实证明:一般的天才都是短命的,正所谓天妒英才红颜老。这位仁兄称得上是天才,可是却没有走入非一般之列,直接归了极乐。(也许他是第一位说自己是恶人的皇帝。)

据传:人皇自觉罪孽深重,引火**,并将《善恶书》一分为三,借流星坠月之助,三卷仙书隐迹不见。

《善恶书》不见了,但其中盛传的飞仙传说悠悠地勾着人的魂魄,勾着它步入黄沙掩盖的历史。

最为强大的是儒教所创的‘云颠之箍’却被久传下来,成为了修仙之士都要遵守的凡界规矩,不可逾越。既如此,凡间再无一人一妖可修成真仙。

这个‘云颠之箍’当真是生猛无比,愣是锁住了所有求仙之人的飞天之梦。

凡界战乱频发,军阀相争,朝代更替交迭。儒释道三教相约绝不插手凡尘事务。所以除却儒教遣出‘教外子弟’行走人间,剩下的都隐于云山道府之中,不惹尘埃。

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教外子弟’行走人间的可非儒教一教,毕竟花花世界可是晃眼的很呐。

沉沉浮浮一千年,《善恶书》藏匿于历史的黄沙之中;而三辰旗的秘密却被永久掩盖。我们与之相伴数千年却不知她从何而来?更不知她为何物?

笑哉!乐哉!文化亡哉!

不管看官们钟爱哪一个版本,但这就是‘三辰旗’的两种由来,两种我们许多华夏人从来不知道的由来。

传统文化的真正秘密一直隐藏在民间,其中被束之高阁的寥寥无几。

而今天就是揭开三辰旗秘密的时刻,这个时刻错过不再来。

今天就是揭开五千年历史迷雾与神话面具的时刻,这个时刻错过不再来。

(若书友喜欢,谢谢推荐收藏本书。);

返回首页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