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吸引人的,又有文学价值的,首推四大名著。
在高中时代,梁山伯没少看这几本书。亏他记忆好,悟性强,文学修养好,也亏孟婆她老人家的假冒劣伪汤,不然,梁山伯纵使有这个心,恐怕也无这个力。
看了几遍《西游记》,不说背得出,自己照着写也没什么大问题。
这不,梁山伯连载的就是这个。估计够吸引人眼球。
不过,不得不承认,有些地方,梁山伯用自己的意思给稍稍修改了一下。严格的讲,这是陈氏西游记版本。
连载下面,梁山伯又弄了一个新闻区。比如碧鲜庵组建庵滕球队,“山伯牌”席梦思面世,张三家小猫有五条腿什么的。
另外还有今当文风的评论,时下民风的热点报道等等,具有灵活变动,可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比较符合报纸的特点。
下面还有一小部份空余,梁山伯见缝插针弄了两则小幽默、三条脑筋急转弯,当然答案准备在下期公布。
“老大,你牛啊。”四九盯着新鲜出庐的校报,对梁山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个《西游记》,下面的内容出来了吗?让我先过过瘾。”原来四九喜欢上了《西游记》,想看下面的内容。
“想看下面的,等下期的校报”梁山伯一点不给面子的拒绝了。笑话,那内容还在自己脑子里呢,怎么给你看。
“山伯,这篇明明是你写的,怎么署名是陈然啊?”花木兰看得很仔细,指着“陈然”的署名问道。
“陈然是我的偶像,我很崇拜他的,所以就用了这个笔名。”梁山伯把自己编出的那个所谓的文学巨匠陈然,再次添油加醋的宣梁了一遍。
四九和花木兰自己不喜欢做学问,但不代表他们不尊敬有学问的人,听完这个巨匠的生平事迹,都是肃然起敬。英台尽管已经听梁山伯讲过了,仍然是崇拜不已。
把个梁山伯乐得嘴都歪了。
“何谓笔名?”三个人第一次听说笔名,不知道好好的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名字。这梁山伯又玩什么花样?
“笔名,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时的署名。”校报大功告成,还算可较成功,梁山伯耐心的解释着。
“哦”三人似懂非懂的点了下头。
“可是,用笔名有什么好处?”花木兰忍不住又问。
“这个好处可多了,首先可以有神秘感,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第二嘛,我是个很谦虚的人,知道做人要低调的道理。”
嘿嘿,这些不过是借口,真正的原因还是梁山伯这个家伙太虚荣了,实在不甘自己的名字就这么埋没了,借着笔名来个借尸还魂。
俺很孝顺的,穿越了把自己祖宗忘记不是我性格,也不想被陈家老祖宗骂不孝,梁山伯自得中。
“山伯,这里空着是不是校报的报名?”祝英台果然聪明。
“嗯,这个是留着给领导……给老夫子题字的。”梁山伯想得很周到,知道要把千古流芳的机会让给领导的道理,你看现代社会,大大小小的领导不多喜欢留爪涂鸦,也不管自己的字是否有碍城市美观。
“还有这两首诗,乍一看好似堆集的乱麻,细一看却有太多的可读之处。”祝英台小声说着,开始做起了专职评论员,却不知道那两首歪诗是梁山伯用来唬人的。
“还有这画,画的真好。”花木兰不由朝祝英台瞟了几眼,眼神中诸多的羡慕。要知道自己的那首游记,可是梁山伯代笔的。
几位正在一起细看研究,却响起了敲门声。
“请进。”一时间想不出是谁。
开门一看,敲门的原来是老夫子的小书僮罗贤。罗贤进屋,见梁山伯和几位同学凑在一起,道:“梁同学,老夫子请你去一次。”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