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刘备> 第二章 乱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乱起(1 / 1)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卢植天天过来给我们讲课,还时不时的派人给我家送些银钱米粮,我和母亲商量了下,银钱不敢收,原封不动的退回,就是米粮也打的欠条交与他,他也只是一笑。数月之后他离开涿郡,回朝廷去了,但这时他已经记下我的名字了。

历史就这样按着它原来的方向发展到了灵帝光和六年,这一年我二十三岁,5年前,与我相依为命的母亲去世了,我还是和父亲去世时一样,在家守孝,直至前年,这些日子,我常与公孙瓒往来,我发现他到底是个东北汉子,对人豪爽,和我很和的来,于是我便以兄礼事之,不过去年他来告诉我,他本郡举他为孝廉,又召他为郎官,现在要去辽东属国当长史,我知道,属于他的历史开始了,和他大醉一晚后送他上路了。

光和七年,即公元一八四年,风雨飘摇了一百六十多年的东汉王朝终于迎来了它最致命的一击,巨鹿郡张角兄弟三人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公开造反,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一时间天下响应,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的名字。数月之间天下大乱,京师震动,灵帝召大将军何进发檄各郡,使讨贼立功,又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伐。

张角有一军进犯幽州地界,太守刘焉是江夏竟陵人,汉鲁恭王刘强之后,听闻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邹靖要刘焉开榜幕兵,刘焉从之。

外面乱的天翻地覆,我也早就知道了刘焉发檄文的事,也知道,这个时代最著名的传奇就是现在开始的,但我依旧没有做任何事,外面的事让他去,我不想管,我每天还是坐在桑树下一边织席,一边读书,过着我自己的日子,但也许是历史的作弄或命运的安排,这一天我遇到了一个人,让我感叹到历史果然就是历史。

这天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正在桑树下织席,今天天气不好,阴沉的快下雨了,突然听见有人敲我家的家门,我出去一看,只见一个壮汉推着一辆小车,车上装着几包东西,其中一个袋口打开了一点,是些豆子,但当我看清那人的相貌时却是一惊,只见这人一脸正气,雄壮异常,但这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这个人看起来年纪并不大,但却留着一脸长须,而且穿着一身青绿短袍,这让我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一个人,虽然惊奇,但我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想的那个人,他看了看我,对我说:“这位兄台,我赶路至此,好像马上要下雨,想进来避一避雨,免得将这一车豆子打湿了,卖不出去,兄台放心,只待雨停我就走”。

他说的非常客气,我没有必要拒绝,先不说他极有可能是我想的那个人,只说人在他乡谁没有个三灾五难的,互相关照一下也没有什么,于是我就让他进来了,我把他引到我的房门前,说到:“正堂有父母灵位,不敢留客,备家无余资,只此一间,望兄台不要嫌弃”。

我说完后,他感激的看了看我,“阁下如此好客,在下那敢有非分之想,他日在下必当包兄台今日之恩”。

“些许小事算不得什么”,说完后我让他把车停在院子里,把那几包豆子放进屋里避雨,虽然那几包豆子看起来几乎有一百斤的重量,但他拿的却甚是轻松,我笑了笑便去厨房弄了点青菜豆腐,再把平日里一直不舍得的酒拿出来,刚进房,天上就下起了黄豆大小的雨点,这个季节下这么大的雨实在是反常,难道真的是老天也不忍那个千古传奇就这样消失掉,故而降下这一场反常之雨,将这个人送到我这来?

我看了看他,他正看着外面的天气,我笑着说道:“这雨很反常,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兄台还是喝两口酒,去去身上的寒气,只是备家甚穷,所以没有什么好的下酒菜,只有配上点家常小菜,望兄台不要见外”。

他有点不好意思的看着我说:“是我打扰了主人,还望主人家不要见怪才是”,我笑了笑,给他斟了一碗酒,他举起碗,像我做了个请的姿势就一口气全喝了,我给他倒了第二碗,完了我问到:“不只兄台欲往何处”?

“在下想在这将车上黄豆卖出,然后投军”。

“哦”和我想的一样,“平平淡淡不是很好,为什么要投军呢,当兵能有几个钱,还要受人打骂”。

要知道在以前当兵的要么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来个功成名就,要么就是一辈子被人当人下人,但又有几个能成功呢。

“他摇头到,虽然黄巾名为救民,里面的却也有很多贫苦百姓,但张角每攻一地就屠戮当地官员,不管好坏,也有不少百姓牵连其中,可见此人心术不正,只为一己私利,我虽无名,但自幼学得一身武艺且不愿看百姓受戮,故愿以己之力,尽其所能而已”。

我点了点头,再没做声,只是和他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天,等着这场不正常的雨结束后,估计我们就要分道扬镳了,那个传奇也可能要终结了,我继续在那颗桑树下织席度过余生。

半天过去,下午雨停了,他起身将麻袋搬上车,正准备出门,却回过头来对我抱拳说“在下河东关羽,今日辛得恩公相助,他日必当涌泉相报”。

“在下刘备,举手之老而已,不必挂怀”,我也朝他道出了自己的名字,并抱拳回礼。

他点了点头就走了,我看着他的背影,心中其实真有一种冲动,想和他一起去,去找那个虽然脾气暴躁,但和他一样忠义无双的人,然后三人在桃花盛开的桃园里,把酒言欢,完成那个传奇,说出那句感动天地的誓言。但我没有那样做,因为我又回头看看正堂里的两个牌位,我放弃了。

我又过起了平常的日子,关羽走了2天了,他应该已经投军了吧,这天我和往常一样在桑树下织席,不一会听见有人敲门,我走到前院一看,正是关羽,只见他和一个身穿红上衣的年轻汉子一起站在门外,说他年轻是因为比关羽看起来年轻,但就是这样他还是一脸短须,而且长的的确够吓人的,脸太黑了,这让我自然又想到了另一个人,他提着两壶酒,好像生怕吓着我是的,眼神很善意的看着我的,我依旧是微微一笑,对着关羽抱拳道:“兄台今日亦来避雨乎”?

关羽也是一笑,拱手道:“关某今日前来欲与君对饮”,我一笑,正准备招呼他们进屋,关羽却说:“且慢,上次叨扰,羽未拜公之父母,礼数已缺,今日当补之”。我看了他们一眼,只见后面那个黑脸汉子也是一眼的尊敬看着我,就答应他了,关羽拜完,那个黑脸汉子竟然说了句“关兄既然拜了我也要拜”

说完也不等我和关羽问他就直直拜到下去,之后我领他们进了我所住的那间屋子,和他们席地而坐,那个黑脸汉子把两壶酒往地上一放,说“酒虽有,惜无下酒菜,只能干饮”。

“无妨,若不嫌弃,备当下厨,好菜虽无,待客却也足矣”。

“那就好,那就好”。

关羽也道“那就有劳刘兄了”。

我起身往厨房走去,在经过正堂的时候又看了看父母的灵位,心想,难道命运真的不能更改,该是我的就一定会要我来承受,又多看了两眼,我就去厨房将一些我平日里吃的家常小菜端了四样出来,我就菜放下,与他们两人围坐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了起来,那黑脸汉子先说“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也是涿郡人,以前就听说此村有一人家,家有一至孝之人,且后院有一颗大桑树,更难得的是,此家本是汉室宗亲,飞早就想来拜会,但一直苦与无名,故不敢登门,前日与云长兄相遇,得知云长与公相识,就和他一起前来拜访了”。

我看了看关羽,只听他说:“某前日离开后,本想去市集将豆子卖掉,谁想天气潮湿,虽然避过了雨,但还是受到了湿气,羽无法,只想将起贱卖,可还是没人要,正愁无钱过夜之时,刚好听人说,市集有一屠户,家有一井,将所卖之肉置于井中,并在井上盖一大石,有能将石移开而取肉着,分文不取,还送与所取之肉相应之钱,羽遍前往一试”。

说到这里,张飞就插进来“本来我以为他是来找麻烦的,因为他把石头搬开后,将肉送人,只取钱财,我不服气就找他理论,我们两人就上了两手,结果俺艺不如人,但知道了事情原委后,俺佩服他的为人,就将那些豆子给买了,他说要拿钱来报答白天让他躲雨的恩人,我问他是那一家,叫人帮他送,他说是一家姓刘的人家,且家后院有一颗大桑树,我一听得知原来是我们涿郡出了名的孝子家里,俺就跟来了”。

听完他们的讲述,我并没有惊奇他们的相遇,惊奇的是,即使这样,我们三个人还是相聚了,不能不说历史不是任何人能够更改的,我笑着对关羽说:“举手之劳而已,君何必如此”。

关羽拱手道:“公以仁义待我,吾岂可行无义之事”。

张飞又道:“今日咱们好好喝酒,别讲别的了,不过酒虽好,这位置却总让人不舒服,我家后院有一小桃园,不如我们三人去那畅饮”。

“如此甚好”关羽先道。

而我却是一钝,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算了,躲也躲不掉,那就随缘吧,于是也答应道:“愿与两位一同前往”。

在桃园,也许是当时环境的原因,也或许是我知道马上中国历史最为传奇的事件就要开始,所以我也喝的特别开心,好久都没有这样了,在微微有点醉意的时候,张飞说话了“我们三人义气相投,不如结为异姓兄弟”。

“此亦吾之所愿也,不知兄之意如何”?关羽先答道。

这次我并没有拒绝,实在是受不了诱惑,答道:“固所愿也,不敢相求而”。于是我们三人大笑。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