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刘备> 第九章 追击 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追击 三(1 / 1)

我和曹操听到赵云的话,异口同声的问道:“为何。”

只看赵云一笑回道:“昨夜刘使君与曹将军领大军在前,云压后,可两位大军通过渑池后,等在下领军赶到的时候,突然看见两侧山林之中有人影晃动,云心知此必是董贼有伏兵于此,云本以为他们是想合击两位,就停下兵马,等他们出来后再带军上前与公等大军反围之,可是久久不等他们行动,云心想,可能是前方还有伏兵,而此处之人可能是想等两位兵败后再阻截两位的归路,所以云立刻将兵马后退,假作撤军之状,然后让他们停在渑池不远处,而自己则孤身一人前来给两位大人报信。”

我和曹操都很佩服他的心智胆量,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的确不容易,曹操甚至流露了延揽之意,赵云却是微微一笑,我心里也道,要是赵云这么好招揽的话,他就不是我所知道的赵云了。

我对曹操道:“现在董贼最少也已经到了弘农,最迟今晚就可以进关了,弘农城虽不高,但却不是你我可以强攻的,不如先退回。”

曹操也道:“功亏一篑,皆是诸侯不肯齐心,难道是天不佑大汉。”

我摸了一下怀中灵帝给我的那半块玉佩,又看看西边,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再来。

一夜的厮杀,使得我和曹操损失了近五千人,不过大部分都是他的,高顺清点士卒,我们少了七百人,幸好是他训练的,我和曹操短暂的休息了下,就带着兵马回洛阳,既然知道了有伏兵就好办了,我和曹操在一起,让各将吩咐众军故意做败退之状,乱而不散,暗中有序,就这样往渑池前进。

等我们这群‘败兵’到达渑池的时候,果然山林两侧冲出兵马无数,一将挺身而出,大笑道:“关东匹夫,不下马早降,更待何时?”

看他一身黄甲,立在徐字旗下,大军足有上万人,与我们这些‘残兵败将’竟然相差无已,不过计谋既然已经识破,那士兵们的士气就不会有太大的打击。

曹操在我耳旁道:“是董贼手下徐荣。”

张飞早就在刚才和吕布的那一战中,因为没有和吕布交手,又听太史慈告诉他吕布临走夸奖赵云的那一句话而烦心,现在见有个人拦在面前,自然按耐不住,一声大吼就提着蛇矛向他冲去,而原本就准备好对付他们的士兵现在也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迅速由散乱的阵型集结为作战阵势。

徐荣似乎没有想到这群‘残兵败将’还有再战之力,一楞之下也马上下令全军开始攻击,就这样,我们疲惫的军士才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战争,现在又不得不进入到这一次的战斗中,过去了就可以安然回去,当然过不去就什么也不用谈了,尽管很累,但想活下去的信念让他们发挥了比平常更加强势的攻击力,竟然一开战就将徐荣埋伏好的那近两万大军跟冲的战线岌岌可危。

赵云还是单枪匹马,自己一人快速冲过徐荣的阵势,没有人可以拦的住他,这个我们商量好了的,他冲过去后马上带着‘白马义从’杀过来,务必要将徐荣他们全歼,这样才能从心里上给董卓一点压力。

徐荣的兵马毕竟比不上吕布的精锐之师,眼见自己的大军被一群‘残兵’的一轮攻击就打的节节败退,他大怒,杀了几个带头跑的士兵,集合均势压了过来,在他想来,我们再怎么样也是一支疲惫之师,应该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败的,那时候他在慢慢的清点他所得到的战果,应该是一件非常让人高兴的事情。

但态势的发展却让他高兴不起来,不光是张飞,就是曹操那边的夏侯兄弟等人也是憋着一口气,那些刚刚吃了败仗的士兵也是,现在他们终于有了机会报刚才的那一箭之仇,对象就是徐荣的伏兵。

双方都拼尽全力的绞杀在一起,谁也没有注意到徐荣后面的变化,就在徐荣全力压制那不要命冲过来的‘败军’之时,他身后太阳升起的地方,一群白色如雪的骑兵在一员同样骑白马,手持银枪的将领的带领下滚滚而来,相比吕布的火影,他们就想一个雪球。

徐荣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本来是埋伏别人,如今却被别人埋伏了,看这架势,对方也是准备好了的,自己也是大意,只以为有一帮人追击,从自己眼前过去后就再也没有向东边注意过,虽然有一白袍小将过去,也没太注意,只等着败军从西边过来,现在自己却被东西两面夹击,而领军的正是那个他不以为意的白袍小将。

他怒喝一声,没有管他们面前的‘败军’因为他知道自己无法再阻拦住他们了,他现在也明白定是这个白袍小将到前面告密,破坏了他的计划,所以他现在要杀了那员小将,如果他曾经见过吕布,他应该会首先选择逃跑,但可惜的是他没有,当他很有自信的冲上去的时候,却见那员白袍小将的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虽然动作很小,但他却看的非常清晰。

张飞又生气了,而且很生气,尤其是看到赵云几招就将徐荣生擒,本来他想在这里好好表现一把,以把刚才的怨气发泄掉,但他失败了,他气鼓鼓的跟着我们清点伤亡,用带着敌意的眼神看着这个明显比他要年轻而且没有胡须的将领,赵云却是从头到尾都保持着那一脸微笑,让人觉得他洒脱非凡,当然,也让张飞更加不舒服。

这一战,我们又损失了数千人,但却俘虏了近万人,当徐荣被生擒的那一幕上演的时候,他的士兵在一员将领的指挥下果断的选择了投降,曹操问道:“玄德认为应该将这些俘虏怎么办?”

我没想法,如今我只有近四千的士兵,那怕只带一半俘虏也比我的士兵数要多,带着这么多人回平原有点困难,我反问道:“孟德以为如何?”

他笑道:“敌吕布之功,玄德大于我,若是没有玄德,操必惨败,性命堪忧,这些俘虏就当是操的谢礼吧。”

哼,你知道我不能带走才这样说吧,等会到了洛阳袁绍他们看到这些俘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于是我又回道:“孟德损失颇大,还是孟德留着吧,刘备只是粗懂军事,将数千兵或可,再多了,可就没办法了。”

曹操得意的一笑道:“如此多谢了。”他变的还真快,我才转口他就收下了。

就这样,徐荣加那近万俘虏都给他了,或有人问,为什么不留下徐荣,我想,有了赵云,那个徐荣我还看不上呢,给了他就给了。

等我们回到洛阳,大火已经给扑灭了,但城内已经不能住人了,所以大家还是在城外扎营,向袁绍报告了军务后我就回帐了,他也没有留我,对他来说,我只是一个和曹操一样的疯子而已。

回到营帐,我告诉公孙瓒,袁绍在这已无能为矣,不如回军,休养生息,有机会再行动,他同意了,和我一起收拾行装,准备回军。

而此时,有几个人在一处营帐之中将一个有用金锁锁住的朱红匣子打开,只见一道蓝色宝光顿时充满营帐,里面是一块方玉,方圆四寸,上面和盒子一样有五龙盘踞,只是角上缺了一块,是用黄金镶上去的,宝玉底面还有几个字,是‘受命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只听一人兴奋的道:“这是国宝‘传国玉玺’,主公得此重宝,这是上天有意让主公成为天下之主。”

那个被称为主公的人道:“汝从何知道这定是‘传国玉玺’?”

那人又答道:“当年王莽篡汉,遣王寻向孝元太后索要此物,孝元太后以玉玺扔之,毁其一角,后用金镶之,且当年秦始皇做此物之事,特让李斯用篆文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这些皆与此物吻合,故我敢断定,此必是‘传国玉玺’。”

此时,其他几个人也道:“定是主公天明所归,故将此宝献与主公,主公明日可告别袁本初,速速回军江东,以做后图。”原来是孙坚。

孙坚道:“汉室不幸,我身为汉臣不能为国讨贼,却也不能让此重宝落入奸人之手,你们下去准备,明日我就去向袁绍请辞,以后再从长计议。”那四将恭身应命。

原来那日,孙坚先与众诸侯进入洛阳,在救皇宫之中的大火的时候,他一边哀叹一边愤恨董卓,突然有士兵来报,在建章殿的一处水井中捞出一妇人,怀中抱有一个朱红匣子,上面还有金锁,孙坚听后连忙赶去,拿起匣子后就回营帐,与心腹程普等四将一起查看,所以才有刚才那营帐密仪。

而同样,帐外的一双眼睛将这件事情看的清楚,只见他嘴角一阵邪笑,然后像另一处大营跑去。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