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犹豫的时候刚加入我们的田豫出列,我奇怪的看着他,关羽他们也是,他本站在最末一位,现在走到我面前,不顾大家惊奇的样子,对我行了一礼道:“事当决而不决者,愚蠢之人也,主公英明,奈何犹豫,平原地狭,无法展足,今陶恭祖相请,正是天赐良机,要主公离此无用之地,他日主公必可展翅翱翔天下,何必在乎区区一平原。”
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关羽他们都很佩服,除了张飞,因为他听不懂,不过最震惊的还是我,这句话好像是日后庞统说刘备取西川时说的,但现在他能说出来,看来他的成就以后一定不低,这样一个人演义里怎么没有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它就是一本而已,要不然像杜畿和田豫这样的人它怎么没有什么记载。
我下定决心,往徐州去救援陶谦,刚好糜竺也到了,他向我请求发兵,我当即有答应了,他大喜,决定和我们一起起行。
我记得这次刘备去徐州还去找公孙瓒借了兵马和赵云,想想自己毕竟没有骑兵,于是我也去找公孙瓒借兵,到了蓟城,见到了公孙瓒,向他说明了来意,他很爽快的答应了,马上叫来赵云,对赵云道:“子龙,我知道你智勇无双,留在我这里是屈才了,等下你去挑两千突骑随玄德前往徐州,以后不必再回来了,今后你就跟玄德吧,以后他就是你的主公了。”
别说赵云一脸惊愕,我也是一脸迷茫,马上道:“兄长,子龙是你手下大将,我岂能夺兄长所爱?”
公孙瓒背对着我,摆了摆手跟赵云说道:“子龙你先下去,我刚才说的不是开玩笑,你立刻去准备。”
赵云恭身应命,等他退了出去,他才又道:“玄德不必自责,你我志向不同,当日我以为天下之事,弹指可定,如今看来是我错了,我是看不到天下大定的时候了,子龙之才我岂能不知,所以才不能把他留在我身边空活一世,让他跟着你建功立业才是最好的。”
他好像有什么事不敢面对我似的,当我谢过他之后,正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对说了一句话:“天子加刘虞为太尉,都督河北军事,他要解除我的兵权,我已经将他杀了。”
我没有回头,停顿了一下脚步后,就继续往外走,看来是他认为这件事会让我忌恨他,毕竟刘虞和我一样都是姓刘的,又都是宗亲,他把赵云和那两千骑兵是当作对我的歉意了,虽然我怪他,但却没有恨他,恨了也没用,不过我和他的关系估计到此为止了,以后我们也难有见面的机会了。
赵云集合好他挑选的两千幽州突骑和我一起回平原,一路上他恭恭敬敬的称呼我为主公,我笑着对他道:“我与子龙也是义气相投,不过我职卑爵微,怕是要委屈了子龙了。”
他笑着道:“主公乃仁义之君,能与主公一起纵横天下,乃赵云平生之愿也,必当以功自效。”他看来很高兴,我也为以后能和他一起争霸天下,完成复兴汉室的大业而高兴,将原本烦恼的事情暂时忘记。
在平原,关羽等人早已经将兵马集合好,杜畿简雍也将府库中能带走的都准备好了,我让太史慈带几百军士留下,保护各人家眷,包括他母亲和田豫的母亲,等我到徐州安定了他再过去。
就这样,我带着七千人的兵马浩浩荡荡的向北海前进,路上张飞还是一脸的不服气,总是找机会和赵云比试,不过他是个直率人,虽然口里总说不喜欢赵云,但我看的出来,他和不出声的关羽一样,都很佩服赵云的为人和武艺,慢慢的比武变成了纯粹的切磋,他再也不会拼命似的和赵云动手了,赵云也很佩服他和关羽等人,他们几个都是有名的忠义之人,自然惺惺相惜。
到了北海,刚好碰到黄巾余党管亥率万人攻城,赵云刚到,需要立功表现,带着那两千幽州突骑就冲了上去,没几下就把管亥杀了,那些黄巾看到自己主将那么快就被人杀了,立刻就乱了,关羽等人这时候也率军跟上,孔融也从城中杀出接应,不消一会就将这些黄巾杀散。
入得北海,见到孔融,他一副长者的样子,一点架子也没有,似乎也很欣赏我,一直夸个不停,搞的我都有些飘飘欲仙了,他让我们先休息两天,然后会合田楷后一起去救陶谦。
数日后,我和孔融田楷三人带领近三万兵马前往救援徐州,一路上,百姓慌乱,到处都传闻着曹操屠戮平民的事情,在经过泗水的时候,甚至能看到河中那淡淡的鲜红色,孔融叹道:“想不到孟德做此伤天害理之事。”
关羽他们也是愤恨无比,张飞骂声连天,我却没有出声,又想起那首《山坡羊》。
到了徐州治所彭城外,因见曹操军势强大,我们不能硬冲,于是他们分别带军近万人立大营于左右,曹操也怕遭到合击,分军应之,而我则带着典韦和赵云张飞冲到城内。
北门守军最少,我和张飞他们就从北门冲,为了能快速曹军大营,我们只带了赵云那两千幽州突骑,曹军可能是一路顺利,没有想到竟然有人敢冲他们的营寨,一阵慌乱,不过也就一会功夫,只见一员将领整齐兵马从营寨里杀出,大旗上是一个‘于’字,看来是于禁,张飞见了,二话不说,拍马就上前与于禁厮杀在一起,若是两人领军对阵,张飞恐怕几辈子也不是于禁的对手,但由于先前的慌乱,张飞又是直取于禁,于禁也是有本领的人,就没有依靠士兵,而是向着张飞迎上去,这样就成了将对将了,那就是于禁几辈子不是张飞的对手了。
张飞战败于禁后,我们很快就冲过了他的营寨,毕竟那都是些步兵,追不上我们,等到城下,糜竺马上上前叫门,门开后,我们就进去了。
进城后,我终于见到了这个三让徐州的人了,他不想孔融,完全一副书生像,到是有几份武将的气息,看起来更像个儒将。
他看着我像是要哭的样子,一个劲的感谢我,看来他是真心的。
当晚,他把糜竺叫来,对他道:“刘玄德真是英雄在世,我已经老了,两个儿子又不争气,以后除了他,恐怕没有人可以让这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了,我想将徐州让之,你意下如何?”
糜竺道:“刘使君是仁人君子,未必会答应,就是徐州官吏也未必肯轻易答应,不若先等刘使君击退曹操后再行此事,则州中之人无不从之。”
陶谦同意,和我商量破曹之事,我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出个办法,论军力我们不如曹操,论统军的能力我们更不如他,唯一能胜过他的就是民心都在我们这边,要是把杜畿带进来就好了,实在没办法,我决定明天亲自到阵前,与他相商。
第二天,我带典韦张飞与那两千突骑和陶谦的近万步兵去和曹操对阵,先派赵云去曹营送信,就说我有话与他面谈,他同意了,说午时与我们在城外相见,又派人通知孔融他们也将阵势压上,免得曹操连我们的话都不听就杀起来。
曹操现在比我们富裕多了,只见他亲自领军带领众将上前,他的军势起码是我们的一倍有余,搞的我心里有点不安,比起我们这边就几员大将的尴尬境地,他那边无疑是暴发户,门旗开处,数十员将领鱼贯而出,他们簇拥着穿一身红锦袍,红甲和红披风的曹操策马来到阵势前面,除了在讨董卓时见到的几人和昨夜看到的于禁外,还有好几个都不认得,尤其是立马在曹操身边的那个人,虽然隔的很远,但我依然从他的身上赶到了强烈的杀气。
此人长的很高,应该有近两米,他骑在马上比曹操要高一个头,腰也很粗,容貌雄毅,和典韦有的一拼,不知道是谁,不过在名将众多的曹军大营里,能够离曹操这么近,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不低。
曹操首先策马而出,带着那个让我有点害怕的武将来到两军中间,喊道:“请玄德出阵答话。”
我当然不能示弱,带也带着典韦策马出阵,在曹操对面不远停下,拱手对他道:“孟德兄,别来无恙,许久不见,不想今日你我对阵与此。”
曹操也对我拱了拱手道:“我为父报仇,天经地义,玄德何必趟此混水,不若退回平原,以免曹某无情。”
我劝他道:“为父报仇自是天经地义,然孟德兄仇人为谁,乃是黄巾余党,而今日,孟德所报之人又是谁,陶恭祖仁人君子,岂能受此无妄之灾,且徐州百姓何罪,孟德所杀之人何其多也,难道这些都是孟德的仇人吗?依我看来,孟德所做所为已然太过,不如回军,免得徐州百姓再遭劫难。”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