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刘备> 第二章 入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入楚(1 / 1)

这可是我来到这个年代后第一次这么迫切的希望能招揽个人才,所以特别诚心,虽然他的年龄比我小很多,但我却没有丝毫对他不重视的意思,不管是真实的历史还是现在他帮我的这一次,他的能力已经得到我的充分认同,只要他肯留下来,我马上就可以将军权交给他,以他的性格,我绝对相信他对我的忠心。

看见我如此诚意,徐庶也很感慨,他一开始的确就是来投靠我的,他也知道我现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谋士,急切需要一个能够帮我出谋划策的人,但他因为杀过人的关系对自己有所顾忌,但没有想到我完全不追究这些,还如此诚心的请他,在一阵激动之后,他终于向我拜倒。

就这样,在得到徐庶的认同后,我当众宣布封他为军师,凡军中大小事务,将领的调配等完全由他的决定,他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违抗,在我这样一种盲目的信任之后,徐庶更是下定决定,用他所学,辅助我完成复兴汉室的的大业。

不久之后,高顺又派人来报,围困安阳的曹军已经全部退走,徐庶又派遣斥候四处探查,最终确定,曹军已经完全退走,关于以后的行程,我问他道:“现今曹军已退,汝南离许都太近,我们在这里发展不容易,刘备原本打算去荆州等待时机,但军师现在来了,所有想问问军师的看法。”

他习惯了我平易近人的待人处事风格,但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还是起身恭敬的对我行礼后才回道:“属下从荆州来投靠主公之时就听说,刘荆州想借助主公之力,去讨伐江南四郡的叛乱,如今正是时机,现在刘表刚纳蔡氏为妾,蔡氏一党在荆州势力猛增,大公子刘琦孝顺,但却逐渐被刘表所疏远,恐怕地位难保,此时若是主公施以援手,日后对主公大业自有帮助。”

他说的很含蓄,我也知道其中的意思,现在刚进入八月,麦子都已经收割完毕,我开始全面安排离开汝南,由于有近十万百姓和我们一起去荆州,为了保证路上的安全,我将诸将分开,每一队士兵保护一队百姓,由安阳入荆州,先到江夏郡的信阳,然后派简雍去告知刘表,再做行程。

公元一九五年夏末,我率领军士近三万人,带着汝南等地十万百姓徐徐离开汝南,进入荆州,荆州牧刘表派遣长子刘琦带人相迎于江夏,将我等百姓和军士家眷等先安置于南阳郡的随县,然后我和刘琦去襄阳见刘表。

刘琦是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年轻俊秀,对我尤其尊敬,一路之上呼我为叔,我其实只比他大个十一二岁,这样称呼我还真有点不习惯,当然在他的眼里也看出了一点忧郁的神色,可能是像徐庶所说的那样造到蔡氏一党的打击了吧。这次主要是去谢谢刘表肯收容我们,还有处理好那跟着我们过来的十万百姓,所以并没有带很多人,武将方面,典韦自是不会离开我半步的,还有张飞,马超和赵云,留下关羽等人管理军队,随便帮着安置百姓,文士则带着徐庶和诸葛谨简雍三人,杜畿还要他去安定那些百姓的民心,他是不能离开的。

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两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城池始建于西汉高帝六年;城下环以护城河,平均宽度一百八十米,最宽处有两百五十米。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襄阳城北、东、南由滔滔汉水环绕,西靠羊祜山(实在不知道当时那个该死的山叫什么山)、凤凰山诸峰。城墙始筑于西汉,后经历代整修,现在墙体高约五丈有余,宽也有五丈多,周长十五里,据山临水,蔚为壮观,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一九零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从汉寿迁至襄阳,使襄阳城由县级治所一跃升为京城以下州的首府。

虽然它比不上洛阳等历代都城,但就一个州的治所来说,它已经是一座雄城了,尤其是进到城内后看到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这里好像丝毫没有受到中原等地战乱的影响,只见城内商铺如云,街上行人众多,而且不像中原的百姓脸上都流露出疲倦之色,这些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笑意,好像是对现在生活非常的满意,别说是我看的呆了,就是身后跟着的张飞他们也一样和我像是乡里人进城一样,到是徐庶和诸葛谨等到过荆州的人不觉得怎么样。

刘琦见我一脸羡慕加赞叹,对我道:“父亲自主理荆州以后,百姓安居乐业,各行各业都发展很快,可以说,现在天下没有比荆州更适合百姓的乐土了。”

听着他的赞美,我没有找到任何反对的理由,但这样一个地方,就像先前的徐州一样,怎么可能不招人垂涎,尤其是江东的孙策,全据长江一直都是孙家的战略方针,再加上刘表又和孙家又有杀父之仇,也就是现在他们都忙着别的地方才会不管这里,等他们都回过神来的时候,这里就会像三国里所说的那样,成为天下争端的起火点。

在刘琦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终于到了刘表的官邸,看来刘表虽然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但起码的政治能力和野心还是有的,修建的跟宫殿差不多的府邸并没有像富豪那样只注重外表的华丽,里面的威严之气俨然使它更像一个军事机构,士兵们的装束也非常整齐,这在战乱的各诸侯中间并不多见,可见刘表在荆州有多大的财力支持着他。

进到议事厅,里面已经有好多人在等候了,走上前去,一个年近五十的老头坐在正上位,他的左手边坐着文臣,右手边坐着武将,看上去就像一个小朝廷一样,那种气度和威严随便一下都可以吓住普通人。

刘琦首先走上前去,对着老头拜倒道:“父亲,儿幸不辱命,已将叔父接到。”说完,就走到刘表身边站着。

我连忙上前对着刘表就是一拜,说道:“涿郡刘备,见过荆州牧大人。”

刘表仔细看了我一眼,以我看不懂的笑容道:“贤弟不必多礼,快过来,让为兄好好看看,看看我刘氏宗族之中的一位奇才。”

我不明白他的意思,贤弟,我都可以喊你叔父了,被这样一个老头叫贤弟并不值得高兴,但我还是走上前去,离他只有三步的距离的时候停下。

他观察着我,我也观察着他,过了一会,他高兴的道:“难怪当年卢尚书对另眼相看,的确是我宗族中少有的面相,我已经老了,有很多事情虽然想做,但却已经没有精力去做了,日后复兴我汉室的重任恐怕要落在贤弟的肩上了。”

看着周围那些人莫名其妙的反映,我更是一头雾水,怎么他给我的感觉好像当年灵帝给我的感觉,历史是不是错了,就在我思索着问题的时候,一个怀孕的妇人从屋外走进,所有人看着这个妇人都站了起来,恭身行礼,刘琦更是退到我身边。

只见那个妇人以我并不喜欢的姿态走到刘表身前,刚要对刘表行礼,却被刘表一把拦住,对她道:“你就快要生产了,就不要总是出来了。”说完对我道:“贤弟,这是为兄新纳的妾室,是襄阳大族蔡氏的女儿。”

我连忙对她拱手道:“刘备见过嫂夫人。”既然刘表都称呼我为弟弟了,那他的老婆我就只有喊嫂子了。

我偷看了她一眼,觉得这个女人的姿色实在是一般,但就这一眼,我看到了她眼里流露出的嫉恨的神色,不光是朝向我,还有刘琦,刘表见蔡氏不反应,催促蔡氏道:“玄德乃吾帝也,他向你行礼,你应该还礼才是。”

蔡氏皱着眉头,但没有办法,只得向我行了一礼,而她眼里的那种怨毒的眼神则更重了,果然是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但之一切并没有结束,刚才刘表的举动已经让蔡瑁在内的荆州官员大吃了一惊,他们都知道刘表平日里对蔡氏宠爱异常,现在蔡氏更怀了刘表的骨肉,如果生下的是男丁,那眼发生以幼费长的事就不是不可能了,但现在刘表所做的显然是在打击蔡氏一党,尤其是当着刘备这个‘外人’的面,可随后刘表的一句话让蔡氏和那些荆州的官员则更为吃惊。

刘表对我道:“贤弟来的正是时候,现在张羡以长沙叛我,为兄讨伐多时却不能平定,如今我年岁已高,实在是不能再领军打仗,想派长子刘琦去,但又恐他不能胜任,现在贤弟来了,可否帮为兄讨伐张羡,平定江南四郡,并且带着刘琦,好好历练他一翻,若是贤弟能克平张羡叛乱,为兄当以荆州一半送与贤弟。”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