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刘备> 第十九章 奠基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奠基 一(1 / 1)

刘琦见刘磐向他跪倒,连忙扶起他,对他客气道:“兄长这么晚不好好休息,怎么还跑到我这里来了?”

刘磐对刘琦恭敬的道:“先君创业艰辛,如今又被蔡氏一党所害,公子正当承继先君之业,统领荆州,安民养兵,上报天子,下报父仇,岂能将基业送于他人,庞统定是刘备所派奸细,乘此时来蛊惑公子,千万不可相信。”

刘琦没说什么,他只是回过身,走到自己座位的书案之前,将右手放于一个盒子上面,这个盒子是黃忠在那晚乘乱从襄阳夺回来的,里面装的是他父亲刘表的印信,也就是荆州牧的印绶,虽然曹操能够随时再刻制一个给蔡瑁,但有了这毕竟自己就有了统领荆州的名分。

刘琦没有回头,轻声问道:“先生以前见过我叔父吗?”

庞统似乎猜到刘琦想问什么,微微一笑道:“没有,我从未见过刘皇叔,不过我与元直相交已久,听说过他已经投靠刘皇叔并且受到重用,而且有几次他写信给我,信中夸赞刘皇叔是可以辅佐之主,要我也去投靠刘皇叔,以展平生所学。”

这一次刘琦回过头来奇怪的问道:“那先生怎么没有去,而是先来我这里呢?”

“很简单,因为我是荆州襄阳人,现在荆州之主是公子,我就为公子谋划献策,劝公子将荆州献于刘皇叔也是如此,公子不想多余,只想和皇叔相比,是自己能够完成先君遗愿还是皇叔可以,是曹操的品德高尚还是皇叔的品德高尚,只想这些公子应该知道自己要何去何从。”

刘琦不在理会刘磐和庞统的目光,拿起那个印绶,在手里把玩一会后对着他们两人说道:“我已经决定了,明天就将这荆州牧的印绶交给叔父,以后这荆州大小事务全部都由叔父裁决。”

他的话音一落,庞统马上道:“如此则是荆州百姓之幸也,亦是公子之幸也。”

刘磐当然不愿意,还要再劝,刘琦却挥手阻拦道:“兄长不要再说了,我心意已决,况且我父亲本来就领受先帝遗旨全力帮助叔父复兴汉室的,如今我正好继承父亲意志,和叔父一起完成这兴汉大业,相信父亲在天之灵,也会为我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欣慰的。”

看着刘磐和庞统疑惑的眼神,刘琦将当初我刚到荆州与刘表之间的对话告知了他们二人,庞统没有什么,刘磐还是道:“虽然如此,但我还是不能完全相信他,这荆州所余郡县的大权可以交给他,但这江陵城内的军队却不能完全交给他,我和黃忠,文聘,魏延三人各领一万人以为公子羽翼,其他的就交给刘备,若他真能对公子以诚,并且报得先君之仇,我当亲自负荆请罪,在那之后公子再将全部军权交给他,如何?”

刘琦询问的看着庞统,庞统马上接道:“如此行事正好,我也赞同。”

第二天一大早,刘琦集合在江陵城的荆州文武百官,将自己的决定宣布,由于刘磐先和黃忠文聘魏延等握有重兵的武将打过招呼,所以他们都没反对,少数几个文官有意见,但还是被刘琦压了下去,商议完后,他派人来驿馆请我去议事大厅。

当我带着徐庶他们赶到的时候,看着议事大厅里严肃的气氛,还以为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却见刘琦将我迎上大厅中间的主位,然后自己走到中间,从身边的刘磐手里接过准备好的印绶和荆州各地郡县的户口版籍,带着荆州百官,向我拜倒。

我连忙走上前去,将他扶起,问道:“贤侄,你这是做什么。”

刘琦没有起来,而是望着我道:“叔父在上,如今父亲被曹贼所害,曹贼更是屯大军在襄阳城,眼看侄儿有性命之危,侄儿不才,愿意将荆州献给叔父,请叔父权领荆州,为父亲报仇,救侄儿于为难之中,还请叔父看在父亲面上答应于侄儿。”

虽然我心里想要这荆州,但从一个刚失去父亲的孤儿手里这样接过整个荆州,似乎有点强取豪夺的味道,我实在是不愿意,尽管徐庶一直给我打眼色,我还是脸露难色。

我上前连忙继续将他扶起来道:“你父亲待我如亲兄弟,况且早就把你交付于我,我自会帮你,至于这荆州,毕竟是你父子的,还是你来治理吧,我会在一边帮你抵御曹操的。”

刘琦不理会我,还是继续道:“叔父之才,十倍于侄儿,曹贼尚且要另眼相看,更何况蔡氏等人,请叔父不要推辞,若是叔父不肯,恐这荆州迟早要被曹贼所夺,那时候侄儿就更没有面目去见冤死的父亲了,叔父不愿意,侄儿就长跪不起。”说完又跪了下去。

在他身后的文武百官也一起道:“我等愿共奉皇叔为荆州之主。”

徐庶在我身边不停的打眼色,就差上前来替我接那刘琦手中的印绶等物了,看着众人殷勤期待的目光,我从刘琦手里接过了印绶,另外还特地看了下他的眼神,对于我这样一个现代人来说,古时候的阴谋诡计实在不是凭我一己之力能够应付的,我也不擅长于应付这个,所以我想看看他的眼神是什么样的,是不是真心的。

当我接过刘琦手里的印绶后,只见他一阵欣喜,神情是真诚的高兴,我终于放下心来,正准备再次将他扶起来,却见他又一次拜了下去,我刚要去拦他,他却看了我一眼,然后回望了一下身后的文武,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想让这些人和他一样,通过跪拜之礼来当场承认我对荆州的拥有权,当他和身后众人拜倒的同时,他们异口同声的道:“拜见主公。”

就这样,我来荆州的目的和平的达到了,徐庶等人当然十分高兴,但我却觉得有点愧疚,事后我私下对刘琦道:“若真能成就伟业,复兴汉室,迎陛下还于旧都,当力表你为楚王,子孙永镇荆土。”这些话当然也是真心的。

然后在接管现在还掌握在我们手里的荆州剩余的郡县方面上,刘琦移书给长沙郡太守张怿,衡阳郡太守霍竺,湘东郡太守巩志,让他们改帜,他们也都同意了。

在自领荆州牧后,还是将治所定在江陵城,先是刘琦搬出原本的太守府,以便让我进住,然后就是处理对江陵城内士兵的归属,我按照刘磐的提议,将他们原本的五万大军分散,由黃忠文聘和魏延各领一万人,至于其他两万则和田豫以前的屯田兵和后勤兵共一万余人合在一起编制成我的中军,任命諸葛謹为中领军统御他们,以刘磐为中护军,监护诸将,刘琦为左将军府长史,参赞军政大事,庞统和徐庶同为军师中朗将,伊籍为从事,杜畿为治中,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太史慈甘寧龐德魏延高顺陈到文聘沙摩柯同为偏将军领兵,以典韋为都尉领宿衛亲兵,田豫为武陵郡太守,糜竺为宜都郡太守,杜畿为建平郡太守。

諸葛謹接手大军后,改军制,以五人为一伍,伍长统御,十人为一什,什长统御,五什为一队,队长统御,十队为一曲,曲长统御,两曲为一部,都尉统御,三部为一营,校尉统御,除却黃忠文聘魏延三人都是领一万人,我属下的武将还是只领一营三千兵马,若是有出征有需要,再由諸葛謹以营为单位调拨,平时则统归中军。

由于以近冬季,又有很多变故在,所以暂时没有南征平定南方三郡的打算,等到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作决定,好在我们两方人现在都有共同的敌人,在外部压力之下,合并的事情进行的比想象中要顺利,在大家过了一个比较舒心的年后,我们聚在一起商议征南的事宜。

在这几个月里,徐庶在我面前极力推荐庞统,他称呼庞统智比张良陈平,堪称南州诸士之桂冠,我当然知道这支凤凰的重要,在庞统谈过多次之后,我对他的才能完全信服,虽然在民政上他比不过杜畿,在对军队的掌握上比不上徐庶和諸葛謹,但论在阴谋诡计上,他是我目前为止见过最为厉害的人物,有这样一个人在幕后谋划,相信我们的日子会好过点,再就是要找机会把对我至关重要的另一个人找来,那样我的阵容就完美了,不过我总不能跟諸葛謹明说要他弟弟来为我效力,他要问我为什么,我总不能说我来自未来,知道他那个弟弟的才能吧。

在南征的问题上,我采用徐庶的建议,只带少数士兵前往,毕竟据我们了解,那三郡都没有什么像样将领或者值得称道的人物,应该会很轻松,本来为了不让刘琦的原班人马多说闲话,不打算让他们出征的,但刘磐却坚持要我带上他们一军前往,现在徐晃还驻守在襄阳,他自己有三万人,又有襄阳城附近各郡县集合成军的近七万人,也就是说现在整个襄阳有十万人马,徐晃也是一员名将,我们南征的时候难保他不会有所动作,于是留下黃忠和文聘的两万人,让太史慈馬超龐德也一起留下,以徐庶总领江陵防务,让諸葛謹带着中军和趙雲部驻扎在江陵城以西的中州城,这样可以和江陵城相互照应,陈到依旧紧守巫县,而我则带着魏延的一万人,加上關羽張飛高顺三营,合共两万人,当然漏不了庞统这个鬼才,为了防止黄祖或是江东从水路攻来,让甘寧带着自己的人马屯在巴丘城,一面防守江夏的敌军一面训练水军。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于建安二年春三月,再次踏上南征的征程。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