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谌解释道:“现在我与曹操相争,非袁则曹,若不毁掉水井怎么让百姓跟我们走,若不迁走这些百姓,难道让他们给曹操上交赋税,服兵役劳役,然后再来对付我们吗,今日不争,必失之,不如争之,回到平原之后再好好对待他们就是了。”
袁譚看着荀谌坚定的眼神,犹豫了一下下令道:“全军开始后撤,先退回高唐,将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全部烧掉。”
传令兵正要去传令,荀谌又马上补充道:“让蒋义渠將軍带三万人做向平寿城进军的模样,等我们走后再由乐安退回厌次,一路之上将所有军旗财物扔掉,故做疑兵之状,但是粮草车辆带不走的一定要烧毁,不能放在路上阻拦曹軍。”
袁譚疑惑道:“这是为何?”
荀谌解释道:“若用粮车堵路则曹操必会知道我们是撤退,那时候不但蒋义渠將軍无法脱身,就连我们也有被追击的危险,不如故意放开道路,让曹操有所顾忌,不敢全力追击,这就是兵法里的虚实之道。”
袁譚欣喜道:“先生真是高见。”然后吩咐传令兵下去传令。
就这样,袁譚先用重宝收买那些投降他的士兵,然后让蒋义渠带兵假装进攻平寿,而后让王修负责,将所有百姓和他们的家财全部强行带走,不走之人,直接抢夺他们的财物,然后毁掉所有水井,凡是有反抗的人,一律严惩,先断绝他们的生路,然后再逼迫他们离开,王修是直臣,看不惯这些对百姓不太友好的事情,但他也知道现在不这么做不行,百姓喜欢安定的生活,并不是太在意统治他们的人是谁,当然异族是不行的,现在不强行迁走这些百姓,那么将来他们就会对自己所属的袁氏势力有所威胁,为了把这个威胁降低或是消除,他现在只有这样强迫他们了,反正袁譚已经答应他回到平原后好好善待这些百姓,所以现在只有先对不起他们了。
当曹操冷着脸进入齐国郡治所临淄城的时候,他感到了羞辱,连曹操身边的谋士和將領也感到了,因为他们从北海国一路过来,所有的城池皆是空无一人,连粒米都找不到,偶尔有几个百姓也是身无余物,需要救济,尤其是现在大軍每天用水困难,每到一个地方就要新打水井,这让起兵到现在战无不胜的曹軍感到了异常的羞辱。
而且这个临淄城更过分,竟然连城门都没有了,他来到太守府的议事厅里,里面除了一张桌子是完好的外,其他的门窗等物全部都被砍破了,和个破庙一样没什么区别,在那张完好的桌子上还留下了一封信,被曹操所任命的原临淄城太守的印信压着。
許褚将信拿过来交到曹操的手上,曹操冷着脸打开一看,不一会露出了笑容,他身边的众人不解其意,曹操转身将信件交给郭嘉,郭嘉接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袁譚留下的,上面写道:“字俞大漢曹丞相,听闻丞相刻薄百姓,使其不能安居乐业,所以吾已将三郡百姓全部带回平原,好善待他们,等丞相能够施行善政之时再行归还,另外,三郡各城水井皆已干涸,恐怕是丞相欺君罔上,不得民心,天意怒之,故有此祸,还望丞相以后能改过自新,忠君爱民,不要再倒行逆施,违背天意,留下空郡三处,以观丞相之政,袁譚字。”
这和袁譚留下的那些东西一样,深深羞辱着曹营众人,就在大家气愤不已的时候,郭嘉却和曹操的反应一样,笑赞道:“好文辞,想不到袁紹竟然还有一个这样的儿子。”
曹操也笑道:“孤还真是小觑了袁紹,遍观孤膝下诸子,还真是没有一人能有这样的文辞,不知道袁紹那其他的两个儿子怎么样,会不会有这个袁譚的资质。”
郭嘉道:“要是那两个儿子也像此子一样就好了,不,应该说要是比这一个还优秀就更好了,看来丞相可以从这上面做文章了。”
听着他们君臣两人的对话,那些武將实在不解其意,莫名其妙,但曹操却笑着道:“知我心者,奉孝也。”
时间已经临近建安四年了,又到一个隆冬时节,北方再次陷入冰天雪地之中,袁尚和袁熙两支軍隊的消息依旧没有传回来,不过在袁譚退军回平原之后,孫策也退军了,因为曹操马不停蹄的将军势转南,向徐州压近,冬季本来就不适合江東大軍在北方作战,再加上孫策在广陵被陳登磨的是锐气全消,大軍士气低蘼,没有办法再做大规模的进攻,所以孫策只得将大軍退回修养。
可恨的曹操,当他四面楚歌的危机一过,他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向襄陽城添兵,给曹仁又加了两万士兵,并且把夏侯淵和程昱又调回了襄陽城,这样整个襄陽城就有七万曹軍了,和我的总軍力一样,这样要我怎么还能向北发展。
不过龐統却说:“机会还是有,曹操此意并不在主公,而是在漢中張魯,夏侯淵号称‘奇将’,擅长快速奔袭,行军迅速,曹操是看重了他这点才让他来的,不然没有必要将这样一个善战的將領放在襄陽城,对着我军看戏,好的武將就是要放之杀场,不然就会消磨他们的斗志和浪费他们的才能,曹操又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听他的解释实在有理,但漢中要是被曹操拿下的话,那我不是更危险,能有什么办法阻止曹操的行动呢?这让我苦思冥想。
在一次召开的例行会议上,除了镇守在外地的各个將領外,只要是在江陵城的文官武將都齐聚一堂,不过我却看到了镇守中州城的諸葛謹也回来了,奇怪,他回来了我怎么不知道,而且他也没有先来见我啊。
就在我思索的时候,只见龐統,徐庶和諸葛謹三人一同走出来,来到我的面前,站在两边文武的中间,恩,很奇怪啊,他们三人还从未像这样一起向我表达什么事情,现在怎么了,疑神疑鬼的,搞的我和其他人都莫名其妙。
徐庶首先解释道:“主公大业如今已有规模,但依旧比不上曹操袁紹孫策等人,不为其他,只为主公旗下人才甚少,然孔子曾言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现今大才隐于此,主公当亲往求之,只要能得此人,则主公之兴复漢室大业必将成功。”
我和其他诸人听了他们的话都是震惊非常,只不过震惊的原因不一样,我震惊是因为我知道他们要推荐谁给我,而周围那些人震惊是因为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军中两大軍師,和最有权势的中領軍一同推荐一个人,那这个人一定是非同小可,不然怎么能让他们三个大人物如此看重,共同举荐。
果然,他们三人的话音刚落下,張飛的暴雷声音就叫起来道:“軍師,你们说的是谁啊,要你们三人一起出来,难道这个人是个神仙,可以无所不能啊。”
龐統笑着道:“三將軍所言不差,此人和神仙的确没什么区别,不过单论智计,我自信不在此人之下,但若是论社稷之臣,治国之臣,我则不如此人万一了。”
这个评价无疑又将他们要推荐的人抬高了一分,劉琦好奇的问:“那軍師说的是谁呢,我在荆州这么多年,还真没听说有这样一号人物存在啊。”
“其实这个人和公子还有点关系,此人的岳母和蔡氏是姐妹,换句话说,此人也算和公子是表兄弟了。”龐統带着有点奸笑的味道说道。
劉琦对蔡氏一向只有恨意,所以他对这个女人没有什么了解,更懒得去管她有什么姐妹,不过龐統这样说,倒是让他有点难受,毕竟和蔡氏扯上关系他就不喜欢,但现在龐統等三人却要一同保举这个人,不过他把这些也只是埋在心里。
諸葛謹是三人当中唯一还没有开口的人,我有点奇怪,难道他们举荐的不是那个人,不过转念一想,知道了他是在避嫌,他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不会和任何人讲交情和关系,办事奉公守法,从不结交权贵,这也是我让他当中領軍的主要原因,他只会忠心于我,听命于我,这是他做人立身的根本。
劉晔因为要找荆州造船巧匠的原因现在也在江陵,他和劉琦现在的关系很好,就好像他才是劉琦的亲兄弟一样,他投靠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和我手下文武混的不错,關羽龐統等人都很看重他,劉晔也从他们嘴里知道了一些劉琦的事情,现在看见劉琦脸色有点难看,心知是为蔡氏等人暗害刘表的事情,但他也好奇这个能帮助兴复漢室的人是谁,毕竟这才是劉氏子弟真正应该关心的事情,于是急忙问道:“那这个人到底是谁呢,軍師还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说啊。”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