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等真到了隆中我的心反而平静了下来,和上次不同,这次出门早,所以抵达隆中的时候还是申时,另外看到的景物也与上次不一样,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隆中山、乐山、旗山三山环拱,隐若玦环。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让人骤然之间忘却了烦恼,忘却了在世间的凡尘俗事,自己的身心突然放松了不少,原本紧张的心情看着这超然于世的山林风水也平静下来。
在经过小虹桥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琴音传来,徐徐寥寥,非常动听,尤其是配合着小虹桥下流淌的老龙洞泉水的潺潺声,更是让这美景发挥到了极至,让人驻足在那桥上,久久不愿离开,此情此景,就连張飛也醉心欣赏,原本的火气已然消减不少。
等等,这琴音是那来的,这里除了前方諸葛亮所住的草庐之外没有别人,虽然他家旁边也有几户人家,但那些都是普通的百姓,我相信,不,应该是我确信这琴音是从諸葛亮家里传出来的,难道他真的在,难道这第三次真的可以请到他出山帮我,‘三顾茅庐’真是不可逆转的历史事件。
带着这些疑问,我激动的随着琴音向前行进,那琴音好像是我们的引路使者一样,引导着我们慢慢的靠近草庐,缕缕炊烟升起,看着农家生活的场景,真想抛弃世间的烦恼,长居于此。
草庐的门没有关,果然不错,琴声的确是从里面传出来的,看来这一次终于可以见到那个人了,期待了这么久,马上就要实现愿望了。
我们刚翻身下马,黄月瑛就出来了,她盈盈的走上前来,依旧带着面纱,不让外人看到她的脸,她对我们行了一礼,然后继续用那悦耳的声音说道:“皇叔这次来的真是时候,家夫正在屋内,皇叔请进。”说完就带我们往里走。
跟我进去的人不多,就關羽張飛和典韋三人,其他的军士都留在屋外,随着黄月瑛的脚步,我们来到草庐后的一处空旷之地,没想到这草庐之后竟然还有一个凉亭,里面现在坐着一个人在那抚琴,此人虽然年轻,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而且还端坐于凉亭之中,但依然看的出他身材很高,从远处观望,他长相英武,一脸正气,和当年我见到先师卢植时给我的感觉差不多,不过他没有卢植那久经杀场的风霜之色,而是朝气蓬勃,让人觉得他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一样。
不过他现在只是专著于弹琴,没有丝毫意思来理会我们,而他的妻子黄月瑛也自己单独走到他的背后站着,连请我们入座的意思都没有,我还没有什么关系,想着电视里的劉備是看着諸葛亮睡觉,而我好歹也是看他弹琴,比那个要强那么一点点,不过張飛就不乐意了,他的火气本来因为先前的美景而消减了许多,但现在看到这副光景,那怒火马上就又上升起来,估计是要爆发了。
我也感到了身后的异样,向關羽看了一眼,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兄弟,心意相同,他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将已经是怒火顶点的張飛强行拉了出去,不一会就听到張飛那暴雷似的声音喊了起来:“諸葛不亮,你敢让我大哥这样站着,连茶水都没有一杯,还不理人,你等着,我现在就去放火,烧了你的草庐,让你和你老婆露宿荒野,你这个穷鬼书生,我哥哥是大漢皇叔,你竟然敢这样对待他,我不会放过你的。”
諸葛亮没有因为这点骚动而停下他的琴声,倒是他老婆黄月瑛听到这些话,用手捂住自己的嘴,似乎在偷笑。
我和典韋静静的站在那,听着那琴音,不知不觉,天竟然快黑了,我还是第一次站那么久不动呢,不过也奇怪,我怎么没有注意到时间过的这么快。
又过了一会,諸葛亮终于停下了他的琴声,这个时候他才微微睁开双眼,与我对视,这是我真正的看清楚他的样子,虽然天快黑了,但他的双目依旧光芒四溢,犹如黑夜里的明星照耀夜空,素洁的面庞平静如水,好像世间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使他动容,他的气度使我折服,头一次见到这样的人,这就是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一代名臣,諸葛孔明。
諸葛亮先微微一笑,然后拱手对我道:“皇叔,前两次因为在下有私事而未能相见,十分抱歉,今日就让在下一尽地主之宜,好为皇叔赔罪。”然后转头对黄月瑛道:“你去装备点酒菜,让皇叔和属下好好品尝休息一下。”
黄月瑛转身走后,他领着我们进入了内室,这应该是一处书房,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竹简,又有一些地图还是阵法之内的图画,他在中间一张横桌前坐下,而我则和典韋坐在木质地板上的褥子上,和电视里一样,他喜欢穿月白色的衣服,而且横桌上还有一把羽扇,现在灯火刚刚点上,照在他身上,还真有点像个神仙的感觉。
还是他首先道:“皇叔不在江陵,却来此荒野之地,所为何事?”
这就开始了,以我的口才能说动他吗,我又开始了犹豫,有点局促的道:“劉備乃漢室宗亲,现在朝纲失统,奸臣当道,恐漢室社稷不保,劉備自不量力,欲扶大厦于将倾,可惜力不足矣,所以想请先生出山相助。”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南阳野人,疏懒成性,恐怕对皇叔之业无所用处,听闻皇叔手下现有士元与元直为辅,足矣成事,在下年幼才薄,又岂能与他们相比,皇叔何必舍美玉而求顽石。”
“正是士元,元直以及子瑜三人供荐,否则在下岂敢轻易求访,叨扰先生,况且先生有经世奇才,又岂能空老于田野,还望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出山帮助劉備完成兴复漢室的大业。”我抬出諸葛謹,希望能感动他,反正多一份情就多一份机会,我实在是担心他到底会不会答应。
諸葛亮没有答话,而是站起身来,一边摇着羽扇一边道:“自董卓造逆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之袁紹,名势皆不如也,然能在官渡破其军十万,擒其名将四人,非是仰仗天时,而是依靠人谋,虽然袁紹现在已经开始亲贤臣而远小人,但势已定矣,恐怕不久依旧会败与曹操之手,而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仗朝廷之命征伐天下,北方之地终究会落入其手,皇叔的实力与之争锋是不行的,孫策自其父去世后,辗转过江,战有江東,有长江天险为之羽翼,又重用江東士族,如今虽然山越常有叛乱,但根基已固,皇叔亦不该与之争锋也。”
諸葛亮的话非常吸引人,我已经被彻底吸进去了,见他停顿下来,马上迫不及待的问道:“那我该怎么办呢,士元和元直都提议先入蜀,但没有名义,曹仁又有重兵在襄陽,恐我前面一动,他后面就会对我动手,不知道先生有何妙计?”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此殆天所以资皇叔,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是因之以成帝业,劉璋入蜀之后,重用东州集团,压迫当地士族和百姓,如今已经开始有所怨言,而起其施政,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都思得明君,皇叔既然是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孫策,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既是在下为將軍所谋也。”他一口气说完这些,然后重新回到座位上坐定。
这就是传说中的‘隆中对’,就是这个改变了三国的进程,甚至是整个中国的历史,它的出现改变了劉備东奔西逃的命运,使得劉備在十三年的世间里由一个没有任何地盘的流浪军首领,一跃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漢昭烈帝,而现在,创造这一切的諸葛亮就在我面前,他的形象是那样的高大,让人觉得高不可攀。
我为这一切入迷了,做出了连我自己都不解的举动,我恭敬的向他拜倒,将自己的头深深的放低,然后非常诚心的道:“请先生出山助我兴复漢室,若先生一日不答应,则在下一日不起。”典韋显然是没有想到我会这样做,不过他是个不喜欢多说话的人,看到我这样,他也连忙拜倒,和我一起低着头对向諸葛亮,现在就等着諸葛亮的回话了,我的心跳的特别快,虽然明知道他应该会答应,可心里还是在不停的祈祷‘答应我,答应我’。
这一刻,我才第一次有了充分的信心,能够战胜那个历史上战无不胜的曹操,当然,这一切是眼前这个人给我的,是諸葛亮给我的。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